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84026
大小:30.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8
《七年级历史上册2《原始农业的产生》教案华东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农业的产生》是2016版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内容,讲述了我国南方河姆渡居民和北方半坡农耕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和早期人类居所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同时让学生领悟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发展起来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原始农耕的出现,了解南北原始农业发展的差异。2.理解自然环境是影响农耕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知道原始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点,感悟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考古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进而把
2、握南北农耕文化的不同特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参观半坡和河姆渡的网络博物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原始先民创造原始农耕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历史文物并得出结论,体会祖先长期的观察和摸索的艰苦历程,从而珍惜祖先的劳动成果并加以继承。◆课前准备◆教学过程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议一议:假
3、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讲授参观中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网络博物馆。一、河姆渡遗址展厅(展品1号)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和复原图、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磨制石器骨耜、石斧等是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展品2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这说明河姆渡居民已学会种植水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展品3号)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河姆渡出土的陶猪这说明河姆渡居民已学会制陶、养猪,产生了原始手工业和原始畜牧业。(展品4号)骨哨(河姆渡)骨针(河姆渡)河姆渡居民已有了乐器比山顶洞人先进的地
4、方。(展品5号)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这说明河姆渡居民已学会挖掘水井,饮水更方便。(展品6号)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思考:从左图我们能够获得什么信息?这种房屋的样式名称是什么?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房屋呢?有何优点?⑴信息与名称:河姆渡原始居民已开始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⑵原因: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⑶优点:通风防潮,上面住人,下面可以圈养牲畜。小结: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表格)二、半坡遗址展厅(展品1号)半坡遗址出土的石斧,骨制箭头、鱼叉、鱼钩这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学会使用弓箭和钓鱼,也能反映出在生产力极为低
5、下的情况下,打猎和捕鱼仍是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品2号)半坡遗址出土的粟、菜籽这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学会种植粟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展品3号)半坡遗址出土的猪骨这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学会养猪,原始的畜牧业出现。(展品4号)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陶盆、半坡人面网纹盆、半坡舞蹈纹彩陶盆这说明半坡原始居民已会制作彩陶,陶器上的一些符号有可能是文字的雏形,也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丰富的精神生活。(展品5号)半坡遗址出土纺轮、的骨锥这说明半坡居民已学会纺织,已穿上了麻布衣服。(展品6号)思考: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种半地穴式
6、的房屋?有何优点?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有哪些区别?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差别?说明了什么?⑴原因与优点: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冬暖夏凉。⑵造成差别的原因:由南北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所决定。⑶说明:人们能够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小结: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表格)。观察与比较:半坡原始居民与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两者有哪些的共同特征?又有哪些主要不同呢?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共同特征:农耕,磨制石器,原始家畜饲养业和原始手工业,定居生活。主要不同:房屋的结构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不同原因:
7、地理自然环境不同,一南方湿润多雨,一北方干旱少雨。课堂小结:(出示表格)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大概了解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特征,从中认识到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珍惜祖先的劳动成果并加以继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