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江2019高考生物复习第九部分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训练22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训练22 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相同B.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C.组织培养过程中获得的胚性细胞细胞质丰富、液泡小、细胞核大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按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答案C解析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可能不同,如组织细胞和花粉,A项错误;根尖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后能够培育成含叶绿体的植物体,B项错误;胚性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核大、细胞体积小、液泡小及
2、细胞质丰富,C项正确;转基因技术能够按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D项错误。2.某研究小组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肝细胞悬浮液时先用剪刀剪碎肝组织,再用胃蛋白酶处理B.肝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在培养液中通入5%的CO2刺激细胞呼吸C.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干扰素D.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的适宜pH为7.2~7.4,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胃蛋白酶会变性失活,因此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不可用胃蛋
3、白酶处理,应用胰蛋白酶处理,A项错误;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B项错误;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C项错误;甲(肿瘤细胞)失去接触抑制,而乙(正常肝细胞)具有接触抑制,因此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乙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D项正确。3.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
4、抗虫性状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答案D解析构建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项错误;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B项错误;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但目的基因也可能不能转录或者不能翻译,或者表达的蛋白质不具有生物活性,C项错误;植株表现出抗虫性状,说明含有目的基因,属于基因重组,为可遗传变异,D项正确。4.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C.③同时具有脾脏
5、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答案D解析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B细胞,A项错误;在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中,可用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而胰蛋白酶是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用于分离细胞的,B项错误;杂交瘤细胞同时具有效应B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C项错误;④过程表示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5.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抗疟疾药物。通过组织培养获得青蒿素的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黄花蒿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 和
6、 过程。 (2)配制生芽培养基时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应较 (填“高”或“低”)。配制培养基时通常加入凝固剂 。配制后还须用 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外植体在接种前通常可用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进行消毒。 (3)为了得到高产细胞系,通常要用酶解法获得原生质体,用 酶和 酶在0.5~0.6mol/L的 溶液环境(较高渗透压)下去壁。 (4)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用细菌作为工程菌获得青蒿素的前体青蒿酸。先将目的基因与含有抗青霉素基因的质粒形成 ,再与细菌菌液混合,导入目的基因。用玻璃刮刀将稀释
7、后的菌液用 法接种到含 的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形成 ,再进一步筛选和培养。若最终能从细菌中提取到 ,则说明转基因成功。 答案(1)脱分化 再分化(2)低 琼脂 高压蒸汽灭菌 70%(3)果胶 纤维素 甘露醇(4)重组质粒 涂布 青霉素 单菌落 青蒿酸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2)培养基中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配制固体培养基时,通常用琼脂作为凝固剂。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采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外植体在接种前通常可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进行消毒。(3)在获
8、得植物原生质体时,需在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环境(较高渗透压)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实验材料,将细胞壁消化除去,获得球形的原生质体。(4)基因工程过程中,先将目的基因与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