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ID:35782391

大小:3.3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4-17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_第1页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_第2页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_第3页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_第4页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板块一古代的中国和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b)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石器锄耕(商周时期)→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2.古代中国耕作技术的进步——(b)原始阶段耒耜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少)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发达地区)汉代耦犁(西汉)→一牛挽犁(东汉)、耧车、曲柄锄、大镰唐代曲辕犁3.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1)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2)两汉: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理黄河。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

2、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5)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7)主要作物:最早培植粟和水稻;明代引进推广玉米、甘薯。1.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铁犁牛耕的普及。②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较高;努力改进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封建政府

3、的扶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较低。②由于规模小和生产条件简陋,古代农业经济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③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本的转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业化。(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4、不利于商品市场的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资本。(2017·11月浙江选考)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李冰石像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白渠[抓题眼] “水利与李冰”是题眼所在,与此相关的史实是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故答案为B。[析错因] 现行人民版教材并没有涉及灵渠、郑国渠、白渠。答案 B[弥补短板](1)随着浙江新高考改革的推行,学考与高考分开命题考试,试卷难度会逐步加大,必

5、修部分所占分值比重也会提高,但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仍是不变的备考方略。(2)史学素养古代社会强调以农立国,精耕细作,耕作技术的进步、小农经济特点、土地制度等将会是命题热点。1.(2017·4月浙江选考)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 “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的分界线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牛耕铁犁”代替了“刀耕火种”,①③属于“刀耕火种”,②④属于“牛耕铁犁”,故选A项。2.(2016·10月

6、浙江选考)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是解题的思考方向,①④分别是手工业冶铁设备、汉代“讲经图”,与“农业经济”不符,故选C。3.(2018·浙江名校学考押题交流)《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D.“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 D解析 材料涉及农业耕作方式的问题,并未体现“重农”的思想,

7、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靠天吃饭”的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不误农时”的思想,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的农业体现“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古代中国的丝织业——(b)(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2)商代:有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妇功”成为“国有六职”之一。(3)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4)唐代: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5)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6)元代:黄

8、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棉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而且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