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760347
大小:791.8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16
《2019高考化学第2节铝及其化合物考点(1)铝的性质及应用讲与练(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仕才考点一 铝的性质及应用1.铝的物理性质及用途2.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3.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O2、Cl2、S)。2Al+3Cl22AlCl32Al+3SAl2S3(水溶液不存在)(2)与酸反应①常温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分别产生SO2气体和NO2气体。②与氧化性酸反应(稀HNO3)离子方程式为Al+NO+4H+===Al3++NO↑+2H2O③与非氧化性酸反应(如盐酸)化学方程式为2A
2、l+6HCl===2AlCl3+3H2↑(3)与碱反应(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3H2↑(4)铝热反应①原理铝将金属氧化物中化合态的金属还原为金属单质,如Fe2O3+2Al2Fe+Al2O3、Cr2O3+2Al2Cr+Al2O3、3Co3O4+8Al9Co+4Al2O3等。②实验装置③反应现象及结论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混合物剧烈反应过后,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待熔融物冷却后,除去外层熔渣,可以发现落下的是铁珠。④应用a.野外焊接钢轨。
3、 b.冶炼高熔点金属。4.制备:2Al2O34Al+3O2↑。5.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molAl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 )2.Al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 )3.MgO与Al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4.能用铝槽车储运浓H2SO4与浓HNO3,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浓H2SO4、浓HNO3反应。( × )5.铝与盐酸反应时,盐酸作氧化剂,铝与氢氧化钠溶
4、液反应时,氢氧化钠作氧化剂。( × )6.铝制餐具可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 )7.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MgO和Mg3N2。( √ )1.铝在空气中加热被O2氧化生成Al2O3,Al2O3熔点高,附着在Al表面,阻止铝进一步反应,但内部的铝熔点低,会熔化形成液态,但不会被氧化,故Al2O3也起到保护膜的作用。2.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3.铝不但能与酸(H+)反应,还能够与碱溶液反应,表现为特殊性。2Al+2OH
5、-+2H2O===2AlO+3H2↑。其反应机理应为:铝先与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2和Al(OH)3,然后Al(OH)3再与NaOH反应生成H2O和NaAlO2,反应中铝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NaOH无电子得失。4.铝热反应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的置换反应,铝只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后的金属氧化物反应。铝不能与MgO反应,铝热反应不能用来冶炼大量的金属铁、铜等(要考虑冶炼成本)。5.Mg在CO2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镁着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一、铝的性质及应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A.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B.Al、盐酸、NaOH溶液三者之间两两均能发生反应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D.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解析:由于铝箔表面有一薄层Al2O3,且Al2O3的熔点很高,故熔化的液态铝包裹在里面,不会滴落下来,A错误;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生成Al2O3和铁,故固体质量不会增加,C错误;常温下,铝在浓HNO3中“钝化”,D错误。答案:B2.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
7、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粉与氧化镁共热可制取金属镁B.足量铝分别与含1molHCl、1molNaOH的溶液反应,产生相同量的氢气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D.在浓硝酸中加入等体积的浓硫酸后,立即加入铝片,铝片表面发生钝化解析:Mg比Al活泼,不能用铝粉与MgO共热制取Mg,A错;据关系式2Al~6HCl~3H2,2Al~2NaOH~3H2,当Al足量时,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B错;浓H2SO4溶于浓HNO3中,溶液体积增大,放出大量热,促进HNO3挥
8、发,使两种酸的浓度减小,Al片不钝化,D错。答案:C3.某溶液能与Al粉反应放出H2,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Ba2+、HCO、Cl-B.K+、Al3+、S2-、ClO-C.Na+、Fe3+、Cl-、SOD.NH、Mg2+、SO、NO解析:能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A项,HCO无论是在强酸性溶液中还是在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B项,Al3+与S2-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的反应,且S2-与ClO-之间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