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案鲁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案鲁教版

ID:35756154

大小:1.61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4-16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案鲁教版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案鲁教版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案鲁教版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案鲁教版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案鲁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以科学观念防治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教学案鲁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我国的减灾防灾                         我国减灾防灾的基本方针——————情景导入先思考———————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思考探究:(1)我国设立“防灾减灾日”的目的是什么?提示: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2)我国防灾减灾的基

2、本方针是什么?提示: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基础知识要记牢———————1.减灾防灾模式(1)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方式:面临重大灾害2.基本目标(1)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2)加强对灾害科学的研究和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因地制宜地实施减灾对策。(3)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难点掌握好———————我国的救灾方针和救灾管理体系——————应用体验不可少———————1.下列有关我国减灾防灾的说

3、法,不正确的是(  )A.“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B.面临重大灾害,要各自为战,无需统一行动C.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灾D.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要分工协作解析:选B 我国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减灾防灾模式是:对付灾害应当采取“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面临重大灾害,应当采取中央统一决策,部门地方分工协作的方式,严密组织各种力量,全民参与抗御灾害。以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全民参与就是避免各自为战,集中抗灾力量,克服重大灾情。2.实施减灾防灾对策要因地制宜,下列对策不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和江南

4、丘陵应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上海市要注意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C.我国西南地区要建设护坡工程和抗震工程D.四川盆地大力植树造林,防治沙尘暴解析:选D 四川盆地由于多年耕作,自然植被较少,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较为严重,应注重植树造林,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受沙尘暴影响很小。3.读灾后恢复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上相应的内容。(2)我国多年来坚持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灾工作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减灾的主要管理部门是________。(4)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险种有水稻保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奶牛保险、________和畜禽保险等。解析:本题考查灾后恢复的基础知识,要求掌握灾后恢复的核心措施、目标、方针、管理部门等基本知识。答案:(1)

6、从上至下依次为: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 生命线 生产线 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2)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3)民政部(4)小麦保险 棉花保险 生猪保险 养鱼保险                     我国减灾防灾的主要行动和成就 ——————情景导入先思考———————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2013年11月,被誉为我国“绿色长城

7、”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已走过了35周年,如今这项工程已取得令世人瞩目成就。该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该工程建成后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思考探究: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生态意义有哪些?提示:提高森林覆盖率,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防治沙尘、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和生产生活条件等。——————基础知识要记牢———————1.我

8、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时间防灾减灾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大规模的江河治理建立一定规模的防灾工程体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强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重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的管理工作1989年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1997年11月成立国家减灾中心2.我国的减灾防灾的行动(1)建立健全灾害管理体系。(2)开展减灾工程建设。(3)建立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