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技能.doc

小学教育教学技能.doc

ID:35746811

大小:254.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4-16

小学教育教学技能.doc_第1页
小学教育教学技能.doc_第2页
小学教育教学技能.doc_第3页
小学教育教学技能.doc_第4页
小学教育教学技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教学技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教学技能一、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1.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其所希望的结果的设定,是指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二)广义小学教育目的:是指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三)狭义小学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关于小学教育培养人才的总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充分的科学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的先驱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研究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建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条件,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全面发展的人,也

2、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这种人将摆脱旧的分工的奴役,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方式”,“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们在

3、社会生产、生活中,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得到的发展机会就不同,发展的结果也会随着不同,没有抽象的离开任何社会关系、任何社会实践的“人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当代教育的全面发展即是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者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独立个性,说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因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我国的教育目的: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

4、“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的教育目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的思考和探索。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虽然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不同时期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是,这些不同的表述在总体上又是统一的。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一)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二)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三)坚持全面

5、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三、我国教育目的的落实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促进功能,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重视教育目的的落实。(一)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教育目的实际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要认真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我们必须对当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有清醒的认识。要培养合乎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精神即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面对庞杂的信息世界,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独立分析和决策,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2实践能力所谓

6、实践能力,既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也包括直接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学以致用不仅是巩固知识学习的需要,更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参加适度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3.开放思维即要改变单一的思维参照标准,扩大思维的空间范围,具有高度的宽容精神、开放胸怀,敢于接纳新生事物,特别要具有在国际视野中对问题进行比较和分析的能力。4.崇高理想创造精神和开放的胸怀只有与崇高的理想相结合才具有方向性。未来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有创造精神和开放思想,还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良的道德品质,具有为国家、社会的美好前途奋斗的精神。(二)落实我国教

7、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除了考虑落实教育目的之外,教育目标还应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规律来确立。从教育目的到教育目标的转换实际上就是教育目的由一般到具体的实现过程。所以应当对不同学校的教育目标有正确的理解与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作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