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ID:3573828

大小:440.0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7-11-22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_第1页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_第2页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_第3页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_第4页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7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2/37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12号《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12月5日省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2月1日起施行。省长胡春华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3/37第一条[目的、目标]为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4/37第二条[范围]本

2、省行政区域内存在或者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工作及其相关的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或者国务院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5/37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规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并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6/37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各自

3、职责,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7/37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承担责任。8/37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项目的,应当按下列规定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接受监督:(一)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中央和省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向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同时抄报所在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9/37(二)设区的市管理

4、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前项规定以外的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超过三十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三)前两项规定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向所在地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具体办法,按国家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10/37第七条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未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

5、证的,不得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3年。(一)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二)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11/37第八条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按下列权限审批发放:(一)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中央和省管理的使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放;(二)设区的市管理的使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前项规定以外的作业人员超过三十人的使用一般有毒物品生产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由所在地设

6、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放;12/37(三)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其他使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由所在地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制定。13/37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明确职业卫生工作负责人,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并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4/37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一)职业卫生安全责任制;(二)防护用

7、品发放和防护设备维修管理制度;(三)职业危害排查治理制度;(四)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五)职业危害岗位操作规程;(六)控制职业危害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七)作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管理制度;(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制度。15/37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指派专人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监测记录应当准确、完整并归档保存。16/37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定期对

8、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高毒作业场所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7/37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产生职业危害的区域、岗位设置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应当统一、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18/37第十四条对使用有毒气体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