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

ID:35731907

大小:733.9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15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_第1页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_第2页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_第3页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_第4页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七章_厌氧性细菌及检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本章内容一、概述厌氧菌的分类厌氧菌的临床意义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厌氧环境的指示二、常见厌氧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厌氧球菌无芽胞厌氧菌厌氧菌概述一大群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G+有芽胞的梭菌:有芽胞,抵抗力强,广泛存在,可出芽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引起严重疾病。G+/G-无芽胞的球菌与杆菌:人体正常菌群,可存在于口腔、肠道、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致病性属条件致病性的内源性感染。厌氧菌概述——分

2、类《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分类标准:无芽胞厌氧菌有40多个菌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而有芽胞的厌氧菌只有梭菌属,包括130个种。据耐氧性分类--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第1页共14页--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1)专性厌氧菌:是指在降低氧分压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又分为极度厌氧菌(氧分压<0.5%,空气中暴露10min致死,如丁酸弧菌)和中度厌氧菌(氧分压为2%~8%,空气中暴露60~90min能生存,如大多数人类致病厌氧菌)。(2)微

3、需氧菌:能在含5%~10%CO2空气中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如弯曲菌属。(3)耐氧菌:其耐氧程度刚好能在新鲜配制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一旦生长,暴露数小时仍不死亡,如第三梭菌、溶组织梭菌。厌氧菌概述——临床意义及感染感染类型外源性感染:梭状芽胞杆菌属引起的感染。内源性感染:无芽胞厌氧菌大多数是人体正常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感染,一般不在人群中传播。感染的危险因素:组织缺氧缺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某些手术及创伤易发生厌氧菌感染;长期应用某些抗菌药物;深部需氧菌感染。感染的临床指征:感染局部产生

4、大量气体;多发生在黏膜附近;深部外伤后继发感染;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红色;常见于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镜检有细菌,常规培养阴性。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重要原则: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血液、骨髓、脑脊液、关节液、心包液、胸腔积液、腹腔液、胆汁、由活检或尸体解剖适宜标获得的组织标本、深部脓肿抽取物、经环甲膜以下或肺穿刺抽取的肺渗出物、后穹窿穿本刺抽取的盆腔渗出液及无菌套管抽取的宫腔内容物、膀胱穿刺液及其它组织穿刺液等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直肠拭子、喀出的痰液、自然排出的

5、尿液和导出的尿液、流出的不宜标脓液、接近皮肤或黏膜的分泌物、阴道分泌物、胃和小肠内容物、粪便(艰难梭菌除外)本等厌氧菌概述——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采集多采用针筒抽取、穿刺等,应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接触空气。厌氧培养最理想的检查材料是组织标本,因厌氧菌在组织中比在渗出物中更易生长。--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第2页共14页--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送检针筒运送:液体标本。无菌小瓶运送:液体标本。棉拭子运送:需使用特制运送培养基。厌氧罐/厌氧袋运送

6、:较大组织块或床边接种的培养皿等。标本送到实验室后,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不超过2h。如不能及时接种,应室温保存。厌氧菌概述——分离与鉴定直接镜检根据形态和染色性,结合标本性状与气味,初步对标本中可能有的细菌作出估计。分离培养初代培养和次代培养两个阶段。初代培养的一般原则:(1)先将标本涂片染色直接镜检,指导培养基的选择;(2)尽量选用在厌氧菌中覆盖面宽的非选择性培养基;(3)最好多选1~2种覆盖面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4)尽量保证培养基新鲜;(5)要考虑到微需氧菌存在的可能。非选择培养基:心脑浸液琼

7、脂(BHI)、布氏琼脂(BR)、胰豆胨肝粉琼脂(GAM)、胰胨酵母琼脂(EG)、CDC厌氧血琼脂等。选择培养基:KVLB血平板(即上述非选择培养基中加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KVLB冻溶血平板(产黑素类杆菌早期产生黑色素),七叶苷胆汁平板(BBE,用于脆弱类杆菌),FS培养基(梭杆菌选择培养基),卵黄(EYA)及兔血平板(RBA)(用于产气荚膜梭菌),CCFA培养基(艰难梭菌选择培养基)等。分离培养每份标本至少接种3个血平板,分别置于有氧,无氧及5%~10%CO环境中培养,以便正确地培养出病2原菌,从而判断其为需氧菌

8、、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或厌氧菌中的哪一类。厌氧培养法(1)厌氧罐培养法(2)气袋法(3)气体喷射法(4)厌氧手套箱培养法--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第3页共14页--WORD格式--可编辑------WORD格式--可编辑---(5)其他培养法鉴定试验1.形态、染色2.菌落性状3.抗生素敏感性鉴定试验:常用卡那霉素及甲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