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我底记忆》

戴望舒《我底记忆》

ID:35695798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13

戴望舒《我底记忆》_第1页
戴望舒《我底记忆》_第2页
戴望舒《我底记忆》_第3页
戴望舒《我底记忆》_第4页
戴望舒《我底记忆》_第5页
资源描述:

《戴望舒《我底记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戴望舒《我底记忆》教学要求:1、戴望舒《我底记忆》的生活化抒情及其意义;2、将抽象“记忆”具象化的艺术;3、以内在情绪的流动构筑诗形与旋律。一、戴望舒概述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上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以40年代初在香港以抗日罪被捕入狱和营救获释为界,戴望舒的诗歌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如《雨巷》等;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

2、强烈向往,诗歌显得明朗、诚挚,逐渐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特色,如《我用残损的手掌》等。《我底记忆》是一首具有独特地位的作品,如果说《雨巷》完成了戴望舒对李金发的象征诗派的改造,那么《我底记忆》这首诗则完成了戴望舒从象征派向现代派的过渡。它标志着诗人对一个创作时期的结束和另一个创作阶段的开始,显示出诗人在新的艺术探索中诗风的转变。全诗如下:我底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它存在在燃着的烟卷上,它存在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它存在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牠存在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牠存在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

3、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底喧嚣,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它底声音是低微的,-------WORD格式---可编辑---但是它底话是很长,很长,很多,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它底话是古旧的,老是旧着同样的故事,它底音调是和谐的,老是唱着同样的曲子,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底声音,它底声音是没有气力的,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它底拜访是没有一定的,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甚至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了;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但是我们是老朋友,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是沉沉地睡了;

4、但是我是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二、抒情内容的日常化、私人化这在二三十年代的革命语境下,显得具有非常的“小资产阶级”。诗歌回到个人,回到日常。即是非常宏大的革命情感,也要做到诗性处理,经由诗人灵魂的反刍。三、化抽象为具象的艺术诗人抒写生活感受不再外向于自然,而是捕捉灵感,以有声有色的客观事物来曲折地表现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记忆是无形的,难以捉摸的,而诗人却经过独特的艺术加工,运用化抽象为具象的艺术的意想叠加法,把无形的东西表现得鲜明而强烈。诗人把“燃着的烟卷”,“绘着百合的笔杆”、“破旧的粉盒”、“凄暗的灯”等极为常见的事物,纷杂的集拢在一起,既写出了记忆

5、的纷繁丰富,也形象地烘托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的广阔与微妙。诗的第一节是一个概括,但已隐忍着把记忆当作活生生的而无限忠实自己的好友了。这样,整首诗都贯穿“友人”的特征,赋予抽象的情感以有生命的形态。诗的第二节写我的记忆几乎无处不在,诗人用了一系列细微的事物的排比,把过去和现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拉近了,泯灭了它们之间的距离,选择的意向具体充满的生活的气息,给人以形象的亲切感。记忆到处都生存着,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这些具体的意象,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有很丰富的暗示性,是美好的爱情生活,是爱情的欢乐与枯萎,是在痛苦中不平静的散步……朦胧的境界深刻地刻画出诗人那颗不断的无

6、时无刻地咀嚼过去美好而酸楚生活的灵魂。-------WORD格式---可编辑---诗进入第三节,转而写记忆到来时的情感,它胆小,它怕“人们的喧嚣”,它是我孤寂的朋友,所以在寂寞时“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它以很低的声音和琐碎的话语,与诗人作不肯休止的谈心。末尾的五行诗,更具体地透露了这“记忆”的内涵:“它的话是古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唱着同样的曲子,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古老的故事和同样和谐而古老的歌曲,这些意象,很容易唤起人们对爱情的联想,把这联想与“爱娇的少女的声音”、“眼泪”、“

7、太息”放在一起来谈,这“眼泪”、这“太息”当然是记忆中来造访的少女的,抑或是记忆中度日的诗人心境的外射?四、以内在情绪的流动构筑诗形与旋律:从《雨巷》到《我底记忆》的形式变化《雨巷》:追求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法国象征派诗歌理论的完美融合《我底记忆》:现代主义的确立:由追求外在的音乐性到内在情绪的旋律性;口语化风格。《我底记忆》是诗人戴望舒第一首“不借重音乐的诗”,全诗没有新格律诗式的整饬诗行,也没有一贯到底的平仄韵脚,诗人借重诗情——一种内在情绪的流动统贯全诗,以此构筑诗形并造成跳动的旋律,使全诗散而有章、活而有序,体现出朴素、平实且意蕴深厚的散文美。戴望舒以一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