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90028
大小:6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4-12
《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合肥市科技局2017年4月1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合肥当前正站在一个新的创新历史起点上,省市领导提出建设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是一项大的战略举措,对提升合肥、安徽创新驱动有着重大意义。一、建设意义合肥定位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是省会省城市中唯一完整拥有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城市。大湖与创新是合肥两张靓丽的名片。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在科技创新的成果、主体、平台、生态环境等方面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这为建设环
2、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奠定了坚实基础。科技与生态正呈现出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从全球范围看,当前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者之间面临一种两难境地,而科技创新为治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模式;生态环境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的物质和材料,更成为科技创新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关键领域。科技与生态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看,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为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使其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迅速发展。现代科技与
3、生态文明的融合是合肥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肥科教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同时,合肥是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生态环境本底良好,具有优越的发展空间。当前,合肥在科技创新与生态、生活、生产的关系上存在融合深度不够、共生形态不强的现象,这已经制约了合肥在国家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因此,建设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不仅是推动安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合肥全面加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探索构建科技与生态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引领科技与生态实现双赢发展的关键抓手和空间载体,
4、其将为合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提供重要的科技创新支撑,这对于合肥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实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发展目标、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副中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有利于将合肥创新、生态、产业三大优势有机整合。合肥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资源、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等将面临更多考验,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加速科技与生态的融合已经迫在眉睫。合肥在继续夯实“创新高地”的同时,必须研究和探索环巢湖区域的开发利用,在确保巢湖“一湖清水”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找出
5、一条科技与生态有机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巢湖生态资源利用率不高,巢湖这一合肥最大的生态资源在创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显著提升、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在生态与科技深度融合上没有发挥关键作用,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力不强。二是科教资源创新辐射力不强,创新对生产、生活、生态的影响力不够,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等服务功能仍需完善,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各级各类公共设施仍要加大建设力度。三是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力较弱。科技创新资源“碎片化”、“孤岛化”现象依然存在,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和整体综合效益仍需提高。相关案例借鉴
6、:美国硅谷科技园区。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中部的旧金山湾附近,区域总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硅谷模式的关键是建立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不寻常的伙伴关系,在发展建设上采用了细胞式生长的路径: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和空间拓展,使硅谷由一个个分散布置的独立小镇连成成片的城镇群。每个城镇均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由核心向外布局商业服务业区、科研办公区、居住区以及产业区等功能片区,如同一个个“细胞”。各“细胞”由生态廊道相隔,是城市用地增长的弹性化边界,主要交通干线以“TOD”模式将各“细胞”串联起来。英国M4高科技走廊。M4高科技走廊被描绘为英国的硅谷,其空
7、间范围从伦敦向南、沿着M4高速公路直到海滨城市布里斯特,是由一批中小城市连缀而成的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区。M4走廊的交通条件极好,是很多大科技公司如Cisco、微软、惠普等的总部所在地,一大批科技精英人群聚集在此。这里也由此成为英国最有活力的科技发展区。M4走廊的重点功能区包括高科技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以及空港区等,共同构成了英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以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为主体,东西向长约30公里,南北向宽约7公里,总面积约224平方公里。空间范围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经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西至浙江农林大学,是一
8、条东西向的带状科技创新集聚区。其空间布局为“一带、三城、多镇”,其中“一带”是东西向的主轴发展带,“三城”包括浙大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