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

ID:35688046

大小:1.5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12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_第1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_第2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_第3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_第4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3课时中国的气候课时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篇第四单元第3课时一、单项选择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 B )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晴热”——副高控制下多阴雨天气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2.图中副高所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

2、 B )A.五月       B.六月C.七月D.八月解析:第1题,“暖湿气流”应由海洋吹向陆地,应为高压南侧的东南方向。第2题,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中旬,雨带推移到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天气。(2017·浙江绍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3~4题。3.甲地可能位于( C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D.海南岛4.下列关于三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

3、受冷空气影响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解析:本题组考查我国气温变化规律。第3题,甲地冬季气温在10℃沿线,0℃以上,应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但不是海南,因为海南冬季气温在10℃以上,故选C。第4题,甲图是气温年变化图,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乙图是气温的2月上旬变化,影响因素应是天气状况的变化,丙是气温的日变化,当日气温变化小,可能是阴天,故排除AD,该地7月份气温最高,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热量由地面到大气中间有一个转化过程,并不是单纯降水少的因素,排除B,2月7日气温最低可能是受冷空气南下影响,

4、故选C。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5~7题。5.据图可知,( B )A.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B.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C.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D.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6.该区域( A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B.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C.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D.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7.芒种至小暑期间( C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解析: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降水的时空差异,意在考查

5、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进入5月份,图中30°N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之前有所增加,B对。清明节之前,32°N以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10毫米,A错;秋分前后,35°N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大于1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高于50毫米,C错;7、8月份,35°N以北许多地区降水量超过10毫米,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伏旱现象。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雨带的移动规律,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处于地势二、三级阶梯上,河流多东流入海,为外流区,A

6、对,B错;我国东部降水及雨带移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C错;由图示信息无法比较该区域南北部的人口密度,D错。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现象的季节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芒种至小暑期间,即从6月初到7月初,该区域气温普遍较高,A错;芒种至小暑期间,塔里木河流域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较大,故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的概率较小,B错;该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故北京比上海白昼时间长,C对;该时期南极大陆进入严冬,气候严寒,不是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D错。下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

7、国降雪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8.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 D )A.由南向北逐渐扩大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9.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C )A.东北地区——水汽B.塔里木盆地——纬度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10.有数据表明,青藏地区的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影响是( D )A.使岩石风化速度减慢B.使地表植被类型发生变化C.使冻土期延长D.短期内使河流径流量增

8、大解析:第8题,结合图例分布可知,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因此图中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第9题,东北地区降雪的形成主要与其纬度较高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永久无雪带主要是受内陆封闭地形造成的水汽输送阻隔的影响而形成的;山东半岛北部的多雪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冬季盛行风的迎风岸;青藏高原东部多雪带的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