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5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优选学案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5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优选学案

ID:35684085

大小:1.4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4-12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5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优选学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5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优选学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5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优选学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5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优选学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5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优选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复习第十四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35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优选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5讲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因此生态问题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湿地保护等问题也成为近几年高考中的重要考点。试题多以世界或我国的热点区域图为载体,以简短的文字资料为切入点,结合区域的发展进行设问,考查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等。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出现,综合题所占分值较高。为应对2018年高考,应重点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构建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思路模板;学会对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关注新出现

2、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联系教材知识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常与该区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有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等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现象,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1.生态环境问题的整体分析思路2.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区域生态问题。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

3、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等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2)根据区域来判断生态问题。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具体如下:区域特征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山地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平原耕作区水土流失、湿地减少干旱、半干旱草原区土地荒漠化(3)根据统计图表来判断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

4、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和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3.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应针对其成因展开分析。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答题模板问题成因必备术语水土流失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荒漠化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过度

5、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湿地萎缩自然原因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河流的截流改向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气候异常,生物演化人为原因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人为原因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生态环境问题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成因与措施,有时考查其一,有时两方面综合考查。1.分析成因首先要看清题意,是“

6、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原因提示:分析原因时不需要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2.分析“措施”时,则必须由原因来分析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进行:(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2)根据阶段确定措施。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3)根据措施确定措施。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

7、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借鉴典型区域的经验。[例](2016·上海卷)撒哈拉沙漠南缘的11个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这条被称为“绿色长城”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带规划示意图材料二 绿化带沿线地区的天然树木旱季落叶。新建的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且树木旱季不落叶。沿线国家计划在毛里塔尼亚建立一个植物园,为绿色长城项目筛选、引进适应性树种。(1)图示的非洲“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哪两种气候类型区的

8、交接带延伸?(2)解释“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3)为遏制荒漠化发展,除建设“绿色长城”外,沿线国家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4)从气候的角度,分析11个国家研究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的原因,并说明该类树种的基本特性。解析 第(1)题,图示绿化带北部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其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第(2)题,分析“绿色长城”沿线荒漠分布的自然原因可以从荒漠的形成原因和荒漠沿“绿色长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