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71550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4-09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体验生活,感悟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体验生活,感悟历史――历史与社会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新课改形势下历史与社会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出发,课堂教学中用生活化的手段、教学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联系生活进行充分地体验、感悟,将学生引领到具体的学习环境中。教学时空由封闭转向开放,有利于学生走进现实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从而更好地实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课堂教学策略 生活化 实践 教学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
2、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一、问题提出的背景1、对历史、社会教学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在传统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传统教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师受“传道、授业、解惑”思想的影响,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
3、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之下,机械地记忆各种观念和进行无效的练习,失去了对知识的积极主动思考过程、失去了思维发展及创新的机会。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收获很少。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这直接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被动局面。2、新课程对生活化教学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
4、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这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单向、单一的教学方式,探索符合《历史与社会》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生活化教学可以发挥它独特的优势,教学时空由封闭转向开放,有利于学生走进现实生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3、对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和教学
5、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历史与社会》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个人生活,使知识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评价注重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学环境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并提供多种教学策略选择,强调社会实践,人要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发展,必须将所学真正理解并能学以致用。使课程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它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丰富社会经验,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历史与社会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6、实践与研究”,就是针对教学中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应该讲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习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体现以“做为中心,以学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从而达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新型教学模式。二、历史与社会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集体授课这一种传统封闭形式,教学形式应因教学对
7、象、内容、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新教材的特色和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的特点,教学中充分运用多种地图、图表、文物模型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采用直观语言、角色扮演、小品、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教学等非常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手段,把形、声、色、情融为一体,拉近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1、圆桌谈话式,体现教学关系的互动性和互惠性圆桌谈话式,就是把学生的座位由原来的纵横列变为圆形环绕,教学活动主要以谈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8、共同解决问题。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的内容来看,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使所有学生都可以达到和掌握标准中所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同时又都能够发挥各自的能力和特长;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既强调参与“操作”的活动和机会,更强调体验“思考”的过程和方法。上课意味着人人参与和平等对话,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以往相比也发生了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上《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