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55699
大小:10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07
《呕吐的针灸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呕吐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辨证要点 呕吐常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劳倦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关。六淫外邪,侵犯胃腑,或饮食不节,食滞胃腑,或恼怒伤肝,横逆犯胃,或忧思劳倦,内伤脾胃,均可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发生呕吐。呕吐初病多实,也有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主症实证一般发病急,呕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虚证病程较长,发病较缓,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兼症寒邪客胃呕吐清水或稀涎,食久乃吐,舌淡,苔薄白,脉迟者热邪内蕴呕吐酸苦热臭,食入即吐,舌红,苔薄黄,脉数饮食停滞因暴饮暴食而呕吐酸腐,脘腹胀满,
2、嗳气厌食,苔厚腻,脉滑实肝气犯胃呕吐多因情志不畅而发作,嗳气吞酸,胸胁胀满,脉弦痰饮内停呕吐清水痰涎,脘痞纳呆,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脾胃虚寒饮食稍有不慎即发呕吐,时作时止,面色无华,少气懒言,纳呆便溏,舌淡苔薄,脉弱者(二)呕吐的治法 和胃理气,降逆止呕。取胃的募穴及足阳明、手厥阴经穴为主。 (三)呕吐的处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方义:中脘居于胃脘部,为胃的募穴,可理气和胃止呕;足三里为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可疏理胃肠气机,与中脘远近相配,通降胃气;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功擅宽胸理气,和胃降逆,
3、为止呕要穴。 配穴: 邪客胃配上脘、胃俞; 热邪内蕴配合谷、金津、玉液; 饮食停滞配粱门、天枢; 肝气犯胃配期门、太冲; 痰饮内停配丰隆、公孙; 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 (四)呕吐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主穴毫针平补平泻法。寒气客胃或脾胃虚寒者宜配合灸法,热邪内蕴者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穴位注射法选中脘、足三里、内关。药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6注射液,每穴注入0.5~1ml,每日或隔日1次。 (2)耳针法选胃、贲门、食道、口、神门、交感、皮质下。每次3~4穴,毫针刺,或用压丸法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