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44686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4-06
《从《秦桑曲》论秦筝的艺术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秦桑曲》论秦筝的艺术表现从《秦桑曲》论秦筝的艺术表现 【摘要】本文对秦筝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进行介绍,并以《秦桑曲》为例讲述了秦筝的艺术表现力。秦筝的起源和发展表现了秦筝的历史悠久和研究价值。根植于西北大地的地理、人文环境,秦筝曲在演奏中表现为委婉中多悲情、哀怨、激越的音乐风格,深刻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关键词】秦筝;秦桑曲;悲情;艺术表现 引言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它发音凄苦,令人“感悲音而增叹,怆憔悴而怀愁”(汉侯瑾《筝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中国乐器图志》中记载“……筝早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作为声乐的伴奏乐
2、器已广泛流传,于秦国尤盛,故名秦筝。”[1] 在其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因地域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化及民俗民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各地民间音乐的融合,逐渐派生和形成了各种具有不同音韵、演奏技巧和浓郁地方音乐特色。秦筝源于西北黄土高原,由于当地人民恶劣动荡的生活环境,秦筝音乐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激越中有抒情。这种悲情精神是千百年来秦地人民生活经历积淀提炼的结晶。本文介绍了秦筝的历史发展,并以秦筝的代表作《秦桑曲》为例,论述了秦筝艺术表现力。 一、秦筝的历史、发展 1、秦筝起源与革制 古筝是我国最古老的、独特的弹拨乐器之一,相传为秦人蒙恬所
3、制,故又名“秦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就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在《史记?李斯柬逐客令》中他上书给秦始皇的书中,曾生动描述了民间筝歌的场面:“夫击瓮叩击,弹筝,搏脾而歌乎呜呜快耳目者,真筝之声也。”[2]筝也就常常被称为“秦筝”了。 古筝的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琴、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目前最长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l63-21,s代表s形岳山,163代表古筝的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3]。
4、 古筝是我国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其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 2、秦筝的发展 直至东汉末,古筝才逐渐登上大雅之堂,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和推崇。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秦筝东渐南移,跟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从《史记》①中所记载的文字来看,筝在秦汉两代已有相当普遍的发展。在东汉,汉光武帝建都洛阳,而北宋建都汴粱(即今之开封),都是在河南地区,而在这个地区早就流行着民间音乐“郑卫之音”,秦筝随着迁都流入河南,翻出了新声,如曹植有诗曰:“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周延甲先生在诠释“秦筝归秦”的含义时指出:“‘秦筝归秦’第
5、一个‘秦’字,与筝连起来是乐器的专用名词,说明筝的发祥地、筝弹奏的秦声秦韵,秦筝‘发西气’,秦筝‘奏西音’,都是这个意思;‘归’是针对秦始皇‘退弹筝’而言的,筝在秦地,两千多年前‘退’,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又要‘归’到人民中来;‘秦筝归秦’的第二个‘秦’字,是指陕西这个秦人聚居的地方。”[4]由此可见,秦筝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并且流传盛行于秦地,是秦人蒙恬所制。从以上的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秦筝是秦国本土音乐的象征和代表,秦筝的形成和发展上自宫廷,下自民间酒会。经过时间的推移秦筝在各地普遍的发展繁荣。 二、《秦桑曲》及秦筝的艺术表现 1、《秦桑曲》简
6、介 《秦桑曲》由周延甲先生于本世纪60年代末运用流行在陕西关中一带的戏曲音乐“碗碗腔”素材,加工提炼而创作。题材取自唐著名诗人李白《春思》一诗:“燕草中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题目取自诗中的“秦桑”二字,描摹一个独处秦地的妇人等候夫君归来的思妇之情,春思绵绵,她对在燕地的丈夫一往情深,盼望能早日与丈夫团聚的急切心情。 本曲旋律哀怨、缠绵、激情,如泣如诉,创作手法严谨简介,融入了独特鲜明的秦风秦韵,是当今陕西秦筝流派中典型的代表作之一[5]。 2、秦筝的表现内容 悲苦凄苦是对建立在许多乐种的秦声音乐之上的
7、秦筝音乐风格的概括。秦筝、秦声作为地方音乐需要表达人们的多重情感,也就具备了许多丰富的风格色彩。其强烈的“凄、苦、悲、怨”的悲剧气氛震撼了听者的心灵。虽然也有较为欢娱轻松的“欢音”曲调,但也只能看作是悲愁情绪的转换需要,无法抵消秦声音乐中“悲情”的本质精神。 这种“悲情”从地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有其形成的历史根源:(1)、地理因素:秦人的先祖最早在今甘肃、天水一带过着游牧的生活,那里气候恶劣,生存条件艰苦,并且与西戎等少数民族时常发生争斗冲突。这样的生活状况造就了秦声的“高原趋驰,慷慨悲歌”;“凡音激楚,热耳酸心”的音调特点。(2)、社会因素:社会的
8、动荡,永无休止的战争,兵役,徭役等给人们身心带来的创伤,从根本上形成秦声音乐“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