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定稿)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定稿)

ID:35643473

大小:1.03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05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定稿)_第1页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定稿)_第2页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定稿)_第3页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定稿)_第4页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XXXXX—XXXX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TheTechnologyProcedureforTealeafNutritionDiagnosis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7/XXXXX—XXXX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茶树叶片采集方法14.1诊断单元的划分14.2采样时间24.3采样路线24.4样株的选择24.5采样部位24.6采样数量24.7标签和送样25叶片样品的化学分析25.1叶片样品的处理25.2叶

2、片样品中全氮、磷的测定35.3叶片样品中全钾、钙、镁的测定36叶片营养诊断指标36.1总则36.2营养诊断指标37营养状况和施肥诊断37.1概述37.2叶片的养分含量诊断37.3叶片养分间比值高低诊断48施肥量的确定4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叶片中全氮、磷的测定5附 录 B(规范性附录)叶片中全钾、钙、镁的测定6附 录 C(规范性附录)茶园土壤养分含量正常指标88DB37/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

3、兆堂、王玉、马德新、李玉胜、胡建辉、宋鲁彬、丁德恩、毕彩虹、孙海伟、王林军。8DB37/XXXXX—XXXX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树叶片营养诊断中叶片样品的采集方法、分析方法以及化学肥料施用量的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茶树主要品种的叶片营养诊断及施肥指导。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Y/T53—1987 土壤全氮测定法(

4、半微量开氏法)NY/T889—2004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NY/T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NY/T1211.6 土壤有机质测定法3 术语和定义3.1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技术测定茶树叶片中养分含量,计算养分间的比值,判断其养分丰缺状况用于指导施肥的技术。3.2 茶树叶片营养诊断指标茶树不同营养水平状况下的叶片养分含量及其比值。3.3 诊断单元进行茶树营养诊断的采样、分析及推荐施肥所针对的茶园区域。3.4 茶树新梢着生在茶树枝条顶部的嫩芽及叶片,或当年生枝条。4 茶树叶片采集方法4.1 诊断单元的划分8DB37/XXXXX—XXXX1.1.

5、1 以土壤类型、茶树品种、树龄、生长状况、施肥管理和采摘制度等基本相同的茶园作为一个诊断单元。1.1.2 一个诊断单元的适宜面积为1hm2~2hm2,其面积大小取决于茶树品种、土壤类型的均一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1.1.3 —个基层管理单位(例如茶场或合作社)的茶园划分为若干个诊断单元。其步骤是:划分出不同的土壤类型;在相同的土壤类型上,划分出不同品种的茶树;在相同品种的茶树里,划分出不同树龄段的茶树;再依据同一树龄段内茶树的生长状况、施肥管理和采摘制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的则将茶树分别划分;最后按4.1.2划分诊断单元。1.2 采样时间根据不同季节茶

6、树养分吸收规律,采用“茶树叶片营养三段诊断模式”,即第一段为秋季全营养诊断阶段;第二阶段为春茶末夏茶初;第三阶段为夏茶末至秋茶初。在天气晴朗的上午8~11时采集样品。雨天或强风影响后不宜采样。1.3 采样路线采样路线依地形而定,在平地或坡度小于30%的地方,采用“S”形或“V”形采样路线,也可用“X”形采样路线;在坡度大30%的或修梯田的茶园,在上、中、下的茶行中分别按上述方法采样。1.4 样株的选择1.4.1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一个诊断单元内选择5~6株生长正常的茶树作为采样树。1.4.2 旱涝树、冻害树、病害树、边行树均不宜作为采样树。1.5

7、 采样部位采集茶树当年生新梢上的成熟叶片(顶端当年生新梢第3叶)。1.6 采样数量在每行茶蓬的两侧及中间各采集成熟叶片4~5片,合在一起,作为该诊断单元的分析样品。1.7 标签和送样1.7.1 每个样品采集完毕后,应立即把放入样品袋中,并做好标签。1.7.2 标签内容包括样本编号、采集地点、日期、茶树品种、定植时间和采样人姓名等。1.7.3 应于当天将样品送到实验室处理,并避免样品受到污染。2 叶片样品的化学分析2.1 叶片样品的处理2.1.1 将新鲜叶片样品的表面擦拭干净,剪去叶柄、叶尖和病斑等不正常部分,放入烘箱于1100C~1200C杀青固样1

8、5min~30min,然后在700C~800C烘箱中烘干,干燥时间为4h~8h。2.1.2 如果未能及时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