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

ID:35630959

大小:8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4-04

上传者:赏心悦目
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1页
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2页
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3页
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4页
陶行知教育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行知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陶行知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地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 .  “社会即学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对脱离生活、脱离人民大众的“小众教育”,主张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所必须。因此“社会即学校”的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从教育内容说,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消亡论,而是学校改造论,改造旧学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 .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山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更惊疑了。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名言警句自我警醒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教育是立国之本。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16、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7.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为人师表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因材施教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教学方法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成功教育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启发式教学  1.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2.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编辑本段书法艺术  陶行知早年进入私塾受过传统教育,临习颜柳楷体。后受当时北魏书风影响,书法极具个    书法性,功力精湛,笔法古拙苍劲。手写大字,不拘一格,然其手札更具天性。他曾经为办学义卖过不少手迹。编辑本段最后一百天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阻挠和迫害,育才学校已难以在四川重庆附近生存。1946年4月,陶行知风尘赴赴来到上海,一方面寻找新的育才学校地址,一方面为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奔走呐喊,他在三个多月内演讲一百多次,并积极筹组“中国国际人权保障会”。  1946年4月21日,陶行知在育才中学讲演《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24日,在储能中学召开的上海教育界欢迎会上演讲。在大任小学、圣约翰大学、大同中学、沪江大学……到处都留下了陶行知的身影。6月23日,上海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代表团赴京请愿,陶行知在北站五万人欢送大会上发表演讲。陶行知大声呼吁:“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装的民主太丑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主!”6月25日,.. .    书法艺术陶行知在国际饭店代表54个人民团体举行外国记者招待会上,要求美军立即撤退。6月29日,陶行知与郭沫若、沈钧儒等发起《致美国人民书》。7月,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亦被列为黑名单的第三名。陶行知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他写信激励育才师生为民主斗争“再接再厉,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以底于成。”终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陶行知逝世后,周恩来同志向党中央发出电报,指出“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会维克。”8月11日,陶行知的灵柩由全国五十三个人民团体公葬于南京晓庄劳山之麓。编辑本段人物评价综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代表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近代中国的危机多难,又使“教育救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梦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在长期的艰难跋涉中,陶行知逐步认识到,不改造旧中国黑暗的政治,就不可能真正繁荣中国的文化教育。因此,在四十年代中期他发表了《民主教育之普及》等文章,揭露和抨击国民党推行的法西斯.. .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针,这就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这一思想,同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已是精髓相通。由于思想上的一致,他和许多知识分子一起不约而同地站到了人民革命力量的一边,成为周恩来所赞誉的“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古代的孔子开私学提倡“有教无类”,首开平民教育之先河。近代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一位努力践行平民教育的人物,并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创办了各类新型学校。这位被人们尊称的“当今圣人”,就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  陶行知去世次日上午,上海万国殡仪馆挤满了前来悼祭的群众。中共代表团的挽联是:“中国人民教育旗手,民主运动巨星”。8月11日,延安各界在中央大礼堂也举行陶行知追悼会,毛泽东送的挽词是:“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领导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    宋庆龄题写的匾额“万世师表”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客。——周恩来  万世师表。——宋庆龄  当今一圣人。——董必武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郭沫若外国人士  “陶行知不仅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也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反法西斯斗士。” ——泰戈尔(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  “陶博士并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世界的。……在美国,大家都知道陶博士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华莱士(美国前副总统)《纪念陶行知博士》.. .  “……杜威博士的最有创造力的学生却是陶行知,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他在群众教育运动方面非常积极,为工人和贫苦人民办夜校和各种中心。他开展'小先生'运动,让文盲学好后以他们的新知识教育其他文盲,这样连锁下去,对于1927年的反共产主义分子来说,这就好像一个政治的炸弹一样。”“在城市里搞群众教育,被视为叛逆而遭禁止,陶行知就到农村进行教育和农村复兴计划。美国的进步教育用的现成的学校制,陶行知发现中国的普通群众只能就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和车间所在地受教育;在哪里聚居,就在哪里学习。在所有美国训练出来的教育者中间,陶作为一个穷人出身的人,使他成为极不寻常的同情于普通人民的需要,而这终于使他比别人更接近中国共产党?” ——费正清(美国学者)《伟大的中国革命》  “我现在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宣传在中国的晓庄有一个试验学校,把这里的理想和设计宣传出去,使全世界人知道。”“如大家肯努力,恐一百年以后,大家要回过头来纪念晓庄,欣赏晓庄!这就是教育革命的策源地?” ——克伯屈(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在晓庄学校的演讲词》  “陶博士的主义与理想是世界性的,……他的事业对于世界历史中的进步传统具有巨大的贡献。陶博士是我们这个紊乱霸道的世界经过多年所产生的少许文化人物之一。世界上像陶博士一类的人物实在太少了。” ——傅理曼(美国学者)《悼陶行知》  “一代伟人,名扬千古,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 ——布莱恩·库朋(美国东南联合大学副校长)《给重庆社会大学纪念陶行知诞辰110周年大会的电文》  “我从事研究陶行知三十多年,我体会最深的,一是陶先生人格的伟大,二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卓越。他为大众争民主、争自由,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就应该这样生活,应该是这样一条道路。我从陶先生身上受到鼓舞,陶行知不仅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也是各国知识分子的模范,我们应该学习他。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斋藤秋男(日本教授)1984年纪念陶行知的文章  “这篇文章(指陶行知的《大众教育运动》)对我们印度是很有用的。” ——甘地(印度民族主义领袖)《对的评价》  “陶博士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使得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愿意贡献出他所能为社会作最大服务,在实际工作上教育他们,鼓舞他们。他是目标明确、行为笃实、生活刻苦自励的活的融合体。没有一个人比他更知道中国的真正需要,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勇敢果决的为大众教育、为民主的组织与实践奋斗终身。” ——文幼章(加拿大博士)《悼念我的朋友陶行知博士》  “我一直引以为豪,曾经是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学校的学生。我曾经多次跟朋友讲起,我在育才这段时间的学习与生活,特别是告诉他们,在抗日战争艰苦的时期里,中国民主人士、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培养幼苗的故事,他的为人、道德、品格,甚至名字的意义,……这是我对陶行知的敬仰、爱慕,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念念不忘的恩情。” ——胡慕罗(越南河内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回忆陶行知与育才》.. .  “陶先生的死,显然是一种无可补偿的损失,不只是他手创的生活教育社与育才学校的损失;海内外教育界的损失;整个民族国家的损失;尤其是世界上一切弱小民族争取独立、自由、解放,实现民主、团结、和平战斗阵营中无限巨大的损失。”……“他创造了生活教育颠扑不破的理论体系,他反对过去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他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并且反对由上而下的‘训’育制度;他主张跟人民学习,跟小孩学习;他主张教职员、学生、校工一律平等,他更主张中国人民大众要过民主生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尤其是对国家民族的正义感与为人民大众谋利,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精神,是值得每一个有良心的人所敬佩。愿他的精神永远生活在每一个活人的心里。” ——杨静桐(菲律宾华侨)《悼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八字箴言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创造教育是核心,民主教育是目标。其红线是:万年大计,教育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即以人为本,教育为根,德育为先。现用八个字来阐述(也许不够全面)。一、“实”字。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陶先生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美国杜威先生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翻了半个筋斗。1924年,时任校长的陶行知,把南京安徽公学的校训定为“实”。实事求是,是生活教育的哲学基础。一切生活都是课程,一切课程也都是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劳动的生活是劳动的教育,艺术的生活便是艺术的教育,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生活是教育的本原。陶先生提出的儿童教育、人才培养,要坚持因材施教,施展特长,发展个性。生活教育重实践、重体验。平时我们所说的一个现象,即:“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过了,理解了”,这再一次论证了“实践第一”观点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二、“活”字。   陶先生一贯主张活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生活出发,反对死教育。旧教育教师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旧师范教育只是大书呆子教小呆子,倘若刮一阵普及教育风,小呆子遍及到全中国,中国就成为一个书呆国,书呆国就要亡国。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他亲自设计的晓庄师范校旗中,中心大大地写上一个“活”字。什么是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丰富和充实,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陶先生说:“时代是在继续不断地发展,做一个现代人,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教育应是动态的、接受熏陶的。人才不是教出来的,应是酿造出来的。潜移默化的,日新其德、日勤其业。”三、“真”字。   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陶先生明确地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崇尚真善美,反对假丑恶,实现生活本真、做人本真,回归人性,焕发童真、真与诚是联系在一起的,诚信是现代文明的标识之一,坚持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互相尊重的、相亲相爱的。   .. .今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要有高尚人格、中国灵魂,参与世界竞争的现代人,要有智慧、知识内化为智慧,要有创新意识,创造实践能力,要有团队精神,要有永不满足的执着追求,生命不息,追求不止。四、“创”字。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陶行知是举世无双的一位创造教育家,他的创造思维、创造思想、创造智慧、创造实践、创造能力、创造成果,已经载入史册。“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的经典创造名言,名不虚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造了导师杜威的教育学说,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在中国土地上倡导了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人民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晓庄师范、新安小学、湘湖师范、科学下嫁运动、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社会大学都是陶行知的创造实践。小庄、老山的地名,小庄——晓庄,老山改为“劳山”,他自己的名字也改了三次,陶文濬——陶知行——陶行知——陶 (行知行),创造是建立在“实、活”基础上的一种伟大举措。五、“爱”字。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 .陶先生办晓庄师范,放弃了一切高官厚禄,脱下了西装革履,穿布衣草鞋,下乡来,住在牛棚里。创办山海工学团,住在农民家里。创办育才学校,住在庙宇里。有人说,陶行知是傻瓜,有官不当、有福不享、有利不图、损己利人,真是傻瓜。陶先生作诗乐观自信回答:“傻瓜种瓜,种出傻瓜,惟有傻瓜,救得中华”。陶先生又说:“在我的世界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小朋友”。人民第一,教育是服务。陶先生还说:“有时提倡平民教育,有时提出乡村教育,有时提倡普及教育,不知道的人以为我见异思迁,今天提这个口号,明天提那个口号,其实我心中想的中心问题,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让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接受教育象需要阳光和空气一样需要渴求教育。教育是国家万年大计,不普及人民大众教育谈振兴中华乃是一句空话”。爱国爱人民是陶行知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动力和源泉。陶先生曾说“晓庄是从爱里产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因为爱全人类,所以爱全人类中最多数不幸的中国农人”。因为爱农民、解放农民、改造农民,所以办晓庄师范,培养新型的乡村教师来改造乡村教育。陶先生爱生胜子,爱才如命。博爱之都南京,夫子庙的仁爱、中山陵的博爱、陶墓碑坊上的爱满天下,“爱”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我们要坚持自爱——施爱——达爱——传爱的准则,让爱代代相传。六、“新”。   上个世纪初,陶先生从美国学成归国,担任“新教育”主编。新世纪、新教育。新在哪里?即“自新、常新、全新”。   .. .自新:根据中国国情,创建中国特色符合人民大众的新的活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自述一生要做三件事。一件事是反对不适合中国国情的洋化教育;第二件事是反对不适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封建传统教育;第三件事是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立人民大众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生活教育理论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陶先生把“小庄”改“晓庄”,“老山”改“劳山”,标志着中国世界新教育的曙光从晓庄升起,晓庄是生活教育的发祥地和第一块实验基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块丰碑。   常新:不断变化,发展前进,要与时俱进,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全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材内容、教育制度等均要全新。七、“行”字。   陶行知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改名。1911年,陶先生在南京金陵大学求学时,因为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改名为陶知行。书写:“知是行知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在实践中感悟,杜威老师的理论在中国不通,即缺少思想的母亲,即行动。1934年,陶知行正式改名为陶行知。书写:“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行后知,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理论和实践辨证统一。最后改名为康熙字典上找不到的一个“ ”字,即行知行。行动——知识(理论)再行动,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与时俱进,发展变化前进。求人不如求手,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八、“人”字。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便是育人,追求真理做真人。万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人格为本。陶先生说,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美人不能动,要以这样的德行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陶先生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学问和本领,也是没有用的。本领越大,学问越高,为非作歹越大,要求学生从小建立人格长城,建立人格防线,建立公德和私德,在以德治国的今天,学习陶行知,树立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学会做人,做真人,做人中人。让孩子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交天下友。成人成才,要有山的底气、水的灵气、海的大气、民族的志气。   学习陶行知,找回中国教育的自尊,找回中国教师的自信,找回祖国的自强。   学习陶行知,办为新教育,弘扬新文化,共享新生活,走在行知路上,塑造精彩人生。   崇尚行知真善美,爱满天下谱新篇。     让我们携手行知路,同心同行同乐!     弘扬陶行知伟大精神,拥抱新世纪教育曙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