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汽器真空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分析

凝汽器真空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分析

ID:35620767

大小:296.3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4-03

凝汽器真空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1页
凝汽器真空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2页
凝汽器真空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3页
凝汽器真空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4页
凝汽器真空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凝汽器真空度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凝汽系统及凝汽器真空影响因素摘要凝汽设备是汽轮机组的重要辅机之一,是朗肯循环中的重要一节。对整个电厂的建设和安全、经济运行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循环效率看,凝汽器真空的好坏,即汽轮机组最终参数的高低,对循环效率所产生的影响是和机组初参数的影响同等重要的。虽然提高凝汽器真空可以使汽轮机的理想焓降增大,电功率增加,但不是真空越高越好。影响凝汽器真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汽轮机排气量、循环水流量、循环水入口温度等。关键词:朗肯循环;汽轮机;凝汽器;真空-11-2凝汽器性能计算及真空度影响因素分析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

2、的途径①提高平均吸热温度的直接方法是提高初压和初温。在相同的初温和背压下,提高初压可使热效率增大,但提高初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设备的强度问题。在相同的初压及背压下,提高新汽的温度也可使热效率增大,但温度的提高受到金属材料耐热性的限制。。②降低排汽温度在相同的初压、初温下降低排汽温度也能使效率提高,这是由于循环温差加大的缘故。但其温度下降受到环境温度的限制。-11-2.2凝汽系统的工作原理图6.1是汽轮机凝汽系统示意图,系统由凝汽器5、抽气设备1、循环水泵4、凝结水泵6以及相连的管道、阀门等组成。图6.1汽

3、轮机凝汽系统示意图1-抽气设备;2-汽轮机;3-发电机;4-循环水泵;5-凝汽器;6-凝结水泵凝汽设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9]:(1)凝结作用凝汽器通过冷却水与乏汽的热交换,带走乏汽的汽化潜热而使其凝结成水,凝结水经回热加热而作为锅炉给水重复使用。(2)建立并维持一定的真空这是降低机组终参数、提高电厂循环效率所必需的。(3)除氧作用现代凝汽器,特别是不单设除氧器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装置中的凝汽器和沸水堆核电机组的凝汽器,都要求有除氧的作用,以适应机组的防腐要求。(4)蓄水作用凝汽器的蓄水作用既是汇集和贮存凝结

4、水、热力系统中的各种疏水、排汽和化学补给水的需要,也是缓冲运行中机组流量急剧变化、增加系统调节稳定性的需求,同时还是确保凝结水泵必要的吸水压头的需要。为了达到上述作用,仅有凝汽器是不够的。要保证凝汽器的正常工作,必须随时维持三个平衡:热量平衡,汽轮机排汽放出的热量等于循环水带走的热量,故在凝汽系统中设置循环水泵。质量平衡,汽轮机排汽流量等于抽出的凝结水流量,所以在凝汽系统中必须设置凝结水泵。空气平衡,在凝汽器和汽轮机低压部分漏入的空气量等于抽出的空气量,因此必须设置抽气设备[14]。-11-凝汽器内的真空是通过

5、蒸汽凝结过程形成的。当汽轮机末级排汽进入凝汽器后,受到循环水的冷却而凝结成凝结水,放出汽化潜热。由于蒸汽凝结成水的过程中,体积骤然下降(在0.0049MPa的压力下,水的体积约为干蒸汽体积的1/28000倍),这样就在凝汽器容积内形成了高度真空。其压力为凝汽器内温度对应的蒸汽饱和压力,温度越低,真空越高。为了保持所形成的真空,通过抽气设备把漏入凝汽器内的不凝结气体抽出,以免其在凝汽器内逐渐积累,恶化凝汽器真空[15]。2.2凝汽器性能指标在电厂中,需要监测凝汽器的性能指标包括真空度、端差、循环水温升、凝结水过冷

6、度及水侧冷凝管壁运行清洁系数等[16]。凝汽器中蒸汽和循环水温度变化情况见图6.2。图6.2凝汽器中蒸汽和循环水温度沿冷却面的分布凝汽器的真空度是指大地大气压与凝汽器内压力之差,即:(6.1)式中:为真空度,Kpa;为大气压力,Kpa;为凝汽器压力,Kpa。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背压下饱和温度与凝汽器出口循环水温度的差值,即:(6.2)-11-式中:为端差,℃;为凝汽器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为凝汽器出口处循环水温度,℃。凝汽器循环水温升是指循环水流经凝汽器后温度的升高值,即:(6.3)式中:为端差,℃;为凝汽器

7、进口处循环水温度,℃。凝汽器凝结水过冷度是指凝汽器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与凝汽器热井水温度的差值,即:(6.4)式中:为凝结水过冷度,℃;为凝汽器热井水温度,℃。凝汽器水侧冷凝管壁运行清洁系数是指凝汽器实际总平均传热系数与理想总平均传热系数之比,即:(6.5)式中:为水侧冷凝管壁运行清洁系数;为凝汽器实际总平均传热系数,按照热平衡原理方法计算(3.2.3节介绍),w/(m2.k);为凝汽器理想总平均传热系数,按照别尔曼公式方法计算(2.2.3节介绍),w/(m2.k)。(6.6)2.3凝汽器总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8、一:热平衡原理(6.7)式中:为凝汽器总平均传热系数,w/(m2.k);为循环水定压比热,取为4.187kj/(kg.℃);为循环水流量,kg/s;A为凝汽器总传热面积,m2。方法二:全苏热工研究所根据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到的别尔曼公式[13](已修正)(6.8)-11-(6.9)(6.10)(6.11)式中:β—考虑冷却表面设计清洁状况和冷却管材料及壁厚的修正系数;—循环水在冷凝管内的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