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602696
大小:1.0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30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共100分,时间9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分封制受到冲击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天子权力开始削弱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
2、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勤王不成”一事,不能说明周天子权力削弱的开始,故A项错误;贵族政治以血缘为纽带,材料未涉及血缘问题,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有随从作战的义务,而材料“勤王不成”,故C项正确;宗法制也以血缘为纽带,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
3、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22-2.宋太祖曾下令:“食禄之家有登第者,礼部具姓名以闻,令复试之。”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扩大官吏来源B.增加考核难度C.提高官员素质D.防止徇私舞弊【答案】D【解析】【详解】宋太祖对达官子弟中举者进行复试是为了避免现官官子弟利用权势徇私舞弊的情况,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扩大官吏来源和提高官员素质的信息,故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复试只是针对“食禄之家”并非针对所有考生,并不能体现增加考核难度
4、,与设问要求不符,排除B。3.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A.扩大行省权力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君主专制D.加强地方监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大意为,各行省经常不管大事小事,稍微有点疑问就上报中央咨询禀报,导致中书省琐事繁杂,因而中书省要求各地行省如非重要事情可以自行决断。元朝疆域广大,地方事务动辄禀报中央必然造成办事效率低下,中书省的要求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根据中书省的要求,行省可以自行决断不重要的
5、事情,并没有体现扩大行省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与君主专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问题,故D项错误。4.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22-A.中央集权加强B.中央官制简化C.君主专制强化D.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4反映的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图5反映的是明朝“废丞相权分六”,这反映的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强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项错误;中央官制的简化是本题反映的现象,不是实质,故B项错误;行政效率的提高,是结果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5.据《晚清史》记载,184
6、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答案】C【解析】【详解】《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只开放广州对外通商,《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逐步上升并超过广州。故C项正确;赔款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是《马关条约》中的内容,故排除BD两项。-22-6
7、.《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使清朝有识之士认识到日本的强大和进步,所以开始关注日本社会的积极方面,同时对比清朝当时现状进行反思,A项正确。仅凭《申报》对日本社会报道的增加不足以体现当时清政府对舆论的政策,排除B。《申报》对日本的正面报道增加,且主要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无法得知国人是否由此才开始关注日本文化,排
8、除C。题干中只提到《申报》一家报纸,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