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81266
大小:184.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3-30
《毕业论文--浅谈《红楼梦》的法文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1前言2一、由《红楼梦》看清代的法律文化背景2(一)《红楼梦》中的儒家法律文化3(二)清代“参汉酌金”的立法路线41.“参汉酌金”的含义42.“参汉酌金”的发展5(三)《红楼梦》时代的私权利状况5二、由《红楼梦》的法律文化看清代财产继承法律问题6(一)继承的相关规定61.继承的含义62.继承的分类73.女子的继承状况8(二)清代的财产继承权规定8(三)《红楼梦》中的女子财产继承权101.林黛玉的财产继承权102.妙玉的财产继承权11三、《红楼梦》揭示的法律文化利弊分析11(一)儒家思想的利弊11(二)“参汉酌金”路线在《红楼梦》中的反映与影响12苏州大
2、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三)《红楼梦》法律文化之当代启示13结语14参考文献15【著作类】15【期刊类】16【网络文献类】16致谢17附件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8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21“浅谈《红楼梦》的法文化”的文献综述22英文文献资料27英文文献中文翻译稿31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34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35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浅谈《红楼梦》的法文化摘要文学作品是民间社会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内容是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恰如其分地、合乎逻辑地最真实概括,它记载了民间社会百姓最真实的生活世界、
3、情感世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封建法律文化来说,正好弥补了官方正史记载和法律典籍规定之不足。《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红楼梦》因之也被称为封建社会法律生活的生动写照,其所揭示的诸多封建传统法律文化问题至今都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玩味的。关键词:红楼梦;财产继承;儒家思想;法律文化LegalCulturein“ARed-ChamberDream”Abstract:Literatureoncivilsocietyintheportrayalofreallifepeople.Itscontents,whichappropriatelysummeduptheperson
4、s,thethings,andtheobjectsofsociallifeatthattime,itrecordedatruecivilsociety,thelife-worldandemotionalworldofthemostpeople.Therefore,tostudylegalcultureintheChinesefeudalsociety,literaturejusttomakeupforthelackoftheofficialhistorybooksandtheprovisionsofthelawbooks.“ARed-ChamberDream”isamasterpieceo
5、fChineseclassicalliterature,whichrepresentsthepeakofChineseclassicalliterature.“ARed-ChamberDream”isalsoknownasitsvividportrayaltolegalsituationintheChina'sfeudalsociety,manyissuesoftraditionallegalculturerevealedbyit,isneedustothinkseriously.Keywords:ARed-ChamberDream;Inheritance;Confucianism;Leg
6、alculture37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前言研究中国法律史,一般比较注重对官方正史记载和法律典籍规定的分析、解释,而对于其他法律资料的利用则显得比较薄弱。[1]徐忠明著:《法学与文学之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在笔者看来,就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而言,尽管官方正史记载与法律典籍规定是必不可少的首要资料,但是,出自于乡土社会百姓生活与习俗的文学作品,其叙事更有着民间的思考与视角,其正好弥补了官方正史记载和法律典籍规定的不足。换句话说,从民间社会的视角出发,利用文学作品来检讨中国法律文化,对我们更加全面、真实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法律的某些真情实况,尤其是了解百姓大众的
7、法律意识、法律心态更有裨益。[2]同上,第4页。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法律问题是一座有待开采的关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富矿”,值得全面挖掘。《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被创作于清代乾隆年间,其手抄本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据古书记载,至嘉庆初年“此书盛行。嗣后遍于海内,家家喜闻,处处争购。”[3]朱一玄编:《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资料丛刊》,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于此,足见其盛况。作为在中国传统法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