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

ID:35552411

大小:469.5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27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_第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_第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_第3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_第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如果大气中的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物、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测量的不利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一次大气污染物:Pollutantsreleaseddirectlyintotheatmosphereintheirunmodifiedformsandinsufficientquantitiestoposeahealthrisk.光化学烟雾:Secondaryairpollutantsarecompoundsthatresultsfromtheinteractionofvariousprimaryairpollutants.

2、Photochemicalsmogisamixtureofpollutantsresultingfromtheinteractionofnitrogenoxidesandhydrocarbonswithultravioletlight.Thetwomostdestructivecomponentsofphotochemicalsmogareozone(O3)andperoxyacetylnitrates(PAN,过氧乙酰硝酸酯).酸沉降:AcidDepositionistheaccumulationofpotentialacid-formingparticlesonasu

3、rface.Acidsresultfromnaturalcausesandfromhumanactivities.Theacid-formingreactantsareclassifiedaswetordry.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二、大气污染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植物的伤害/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部分人群接触臭氧后肺功能下降对大气能见度或清晰度有影响的污染物,一般应是气溶胶粒子、能通过大气反应生成气溶胶粒子的气体或有色气体,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SO2和其它气态含硫化合物,在大气中以较大反应速率生成硫酸盐和硫酸气溶胶粒子NO和NO

4、2,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硝酸盐和硝酸气溶胶粒子光化学烟雾,反应生成亚微米的气溶胶粒子三、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9月5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1988年6月1日起执行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该法进行了修订2000年对该法进行了再次修订1995年8月29日修改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控制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强化了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推动了煤炭的清洁利用/加快了淘汰严重污染大气的落后工艺和设备的步伐/开始停止生产和使用无铅汽油/法规实施后,一些地区依法强化环

5、境管理,大气环境质量确实得到了改善但未能有效地遏制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大气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大多数城市还处于比较严重的污染程度;缺少推动煤炭清洁利用的法律措施,燃煤污染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中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正在迅速增加;大多数城市扬尘污染突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缺少有效的法律措施;现行法律的法律责任部分内容偏少,力度不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

6、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四、中国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清洁生产: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各企业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发展中国家为0.5-1%,发达国家为1-2%;我国目前比例为0.7-0.8%,希望能达到1.5%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7、,可采用的经济手段:建立市场(排污许可证制度等);税收手段(污染税、资源税等);收费制度(排污费等);财政手段(生态环境基金等);责任制度(赔偿损失和罚款等)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第一节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大气圈垂直结构对流层(~10km左右)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全部的水蒸气,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m平均降温0.650C强烈对流作用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平流层(对流层顶~50-55km)同温层-对流层顶35-40km,气温-550C左右同温层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集中了大部分臭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