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47370
大小:35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27
《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航天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期期末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15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
2、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科举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可以联系宗法制的影响。宗法制虽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在今天的积极作用主要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本题选C。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部落首领之位让给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分封制是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都与题意无关,故ABD三项排除。 2.“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
3、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A.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17-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D.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分封制的瓦解。根据“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可知春秋时期周天子就已经对某些诸侯失去控制,故排除A项;诸侯纷纷称“王”实质上反映了周天子的控制力和势力下降,国家的分裂状况加剧,故排除C、D项。诸侯纷纷称“王”表示不再服从周天子的管辖,周代的分封制名存实亡,走向瓦解,故选B。3
4、.“刘彻(汉武帝)派他们去监督地方豪强、官吏,他们的地位很高,作用相当于钦差大臣”。此处“他们”的身份应是A.监御史B.枢密使C.刺史D.参知政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刘彻(汉武帝)派他们去监督地方豪强、官吏,他们的地位很高,作用相当于钦差大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为汉代的刺史,故C项正确;A项是从秦朝开始的,排除;B项是负责军事,排除;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故D项排除。【点睛】“刘彻(汉武帝)派他们去监督地方豪强”是解题的关键。4.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
5、制( )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可知,科举制选拔标准的公平公正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势力,故D项正确;钱穆提及科举制的选拔标准和原则,未提及对君主集权的作用,故A-17-项错误;德行和学识成为科举的主要依据,但并未体现出思想文化的控制,故B项错误;德行和学识只是官员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故C项错误。5.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另置中书于禁中,是
6、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知宋朝()A.废除三公九卿制B.开始确立众相制C.相权进一步削弱D.枢密院独掌实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的制度是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另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事权分化,相权进一步削弱,故C项正确。宋代沿用并改进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非废除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故A项错误。宋代并不是开始确立众相制,唐代相权已经分割,故B项错误。“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另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故枢密院独掌实权错误,排除D项。6.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
7、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太尉B.唐朝的中书省C.宋朝的通判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机构只能将所接到的命令写成文字传达下去,自己是没有一点权力的,结合所学知识最符合的应该是清朝的军机处,因为其只能就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D选项。A选项掌握军事权力;B、C选项都与传达无关。7.“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中日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