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简篇)

乡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简篇)

ID:35533086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乡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简篇)_第1页
乡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简篇)_第2页
乡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简篇)_第3页
资源描述:

《乡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简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乡镇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县XX乡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XX乡距XX县城4.5公里,全乡国土面积60.37平方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住着回、汉、彝三种民族40725人,其中回族人口3828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4%,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36所。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示范区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突出五大重点,

2、立说立行,真抓实干,全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一、突出规划引领,推动整乡跨越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特色突出、注重实效的原则,编制了示范乡建设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在产业建设上,以巩固发展烤烟产业为重点,逐步培育壮大化工、建材、畜牧、果蔬、劳务、农特产品加工、民族文化旅游八大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坚持点、线、面三位一体集中建设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路、电、气、房综合立体治理,确保打造一片,见效一片,受益一片。在民生保障上,坚持把民生的持续改

3、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文化难等问题,确保全乡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集镇建设上,围绕滇东北******特色第一镇的定位,全力打造云、贵、川、渝最具回族民居建筑风格的特色集镇,完成投资2.24亿元,新建集镇16.7万平方米,集镇建成区面积达1・08平方公里。二、突出产业建设,推动群众收入提高。产业建设是示范区建设最为核心的问题,是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关键所在。我们结合乡域特点和资源条件,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32亿元,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产抓规模

4、。以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契机,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带动,建成烤烟、蔬菜、樱桃、葡萄、核桃示范样板1万余亩;发展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户302户,扶持发展特种养殖大户53户,肉牛存出栏达3.5万头;累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4万人,务工性工资纯收入达1.8亿元。二产抓园区。紧紧抓住XX工业园区XX工业片区被省政府批准为重点支持的省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这一重大机遇,建园区、活招商、扶龙头,全乡工业企业发展到35户,年产值达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不断推进以工促农

5、工作,将鸭了塘自然村村民的承包土地、自留地、宅基地、房产评估作价入股,成立XX县鸭子塘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新建民居400套11.44万平方米,使650户村民5000余人全部受益;兴办企业6户,统一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就业率实现100%,为鸭子塘社区居民户均创收近2.8万元。被省人民政府李省长誉为XX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第一村。三产抓特色。依托XX一体化、XX特色集镇、******风情城和回族古尔邦节举办,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充分展现厚重的回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传统,强势打造**

6、****特色黄金旅游专线,有力促进了笫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产业的大发展,拉动了群众快速增收,201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95元,比全县人均水平高46元,是2016的1.6倍,年均增速19%。三、突出资源整合,推动农村面貌改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坚持捆绑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对口验收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县级对口部门援建,投入资金3940万元;通过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与建设,共带回资金1000万元;通过乡内能人大户帮建,整合资金50万元;通过群

7、众自建,以各自房屋产权、林业产权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融资,争取银行贷款300万元;通过一事一议奖补,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积极性,累计投工投劳1.91万个。近两年来,共整合投入各类建设资金2.6亿元,完成760户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6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成乡村居民集中安置点4个,建成沼气池6200口,美化绿化乡村道路30公里,建成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示范点5个,带有浓郁回族文化特色的新村风貌不断展现。四、突出民生保障,推动社会事业进步。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着力解决三难问题。解决出行难,累计新建、改造村组公路

8、245公里,硬化进村入户道路152公里,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解决饮水难,进行水库除险加固4座,新修水窖2800口,新建水池5个、新建沟渠21公里,新建自来水管网26000米,基本实现了自来水管网进村入户全覆盖。解决保障难,加强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增添各种医疗设备,配齐配强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95%以上;新建中小学教学楼7幢、综合楼4幢、幼儿园2所,启动实施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加大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