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32692
大小:57.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人力资源--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力资源一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浙江省劳动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不仅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2002年浙江省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入世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在“就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基本上形成了就业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态势,劳动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而对取得的成绩,客观、公正而又冷静地分析浙江省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做好浙江省2003年及今后更远时期的劳动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浙
2、江省劳动就业面临的形势1、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我省就业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根本的条件。(1)我省GDP的快速增长,对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横向上看,我省GDP增长为2002年上半年列全国前茅。据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02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为7.8%,北京市GDP增长9.1%,广东省GDP增长10.7%,上海市GDP增长10%,江苏省GDP增长11.2%。浙江省GDP增长为1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且高于经济经济发展较快的上述省、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快增长促进了劳动力的有效需求。1998年全省从业人数为2612.547J
3、人,到2001年为2796.65万人,年平均增长2.3%。近三年来,我省在企业改制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中,虽然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平均每年减少44万人,但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和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却平均每年增加65万人。(2)投资、出口、消费需求拉动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在消费需求上,2002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工12.3%,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在岀口上,2002年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直接影响全省劳动力需求的提高及其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199
4、8年到2001年全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由42.4:32.7::32.2:32.4,城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308万人增加到363万人,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仅由238万人增加到256万人。(3)财政收支增长较快,百姓收入不断提高,劳动力需求不断增长。财政收入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快的增长。2002年上半年,全省政府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同比分别增长28.4%和20.9%o居民工收入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02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28元,同比实际增长19.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960元,同比实际增长8.8%o与此同时,劳
5、动力需求明显上升。2002年上半年劳动力最气指数达110.4,为1998年来的最高点,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2年5月末从业人员增长8.7%。2、就业模式得到根本转变,劳动力市场逐步成熟,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影响我省劳动力平等就业的种种壁垒开始打破。一是户籍制度壁垒的消除进一步打破了劳动力的城乡二元分割和地域分割。户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劳动力在我省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劳动力的择业权在空间上得到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择业机会人大增加,城镇劳动力流动日趋频繁,劳动者依法享受的平等就业权进一步得以实现。据统计,目前
6、外省流入我省就业的劳动力近370万人,浙江省流到省外的劳动力有280多万人,我省劳动力在省内不同地区间流动的达680余万人。二是社会保险的全面实施畅通了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劳动力流动。2002年我省加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和《劳动法》的执法力度,社会保险扩而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社会保险逐步向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延伸,截至2002年9月末,全省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由1998年的378万人增加到目前的668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为375万人,全省已有73个统筹地区启动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达到407万人。同时,城乡居民最
7、低生活保障制度也不断健全。三是劳动者的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彻底打破,劳动力流动的身份壁垒逐步消失。一方面,劳动合同制的全面实施,企业内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被彻底打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在企业统称为员工。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成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得到较好实施。从农村劳动力的使用上看,机关、事业单位已不再把劳动力拒Z门外。(2)市场化就业机制进一步得到确立。一是单位用人和劳动者求职找市场的氛围逐步形成。一方面市场主体的发育不断成熟。从用人单位上看,“用工市场化、失业显现化”已成为必然
8、。另一方面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业找市场”的择业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