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31860
大小:66.1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5
《智能换热机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智能换热机组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智能换热机组项目背景40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促进地区人均GDP长期增长有赖于较高的储蓄率、合理的产业结构比重、更加包容的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深入的城镇化、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水平、发达的市场化程度、相对适度的政府规模和国有经济比重、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文化程度等基础性因素。二、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智能换热机组投资项目。(二)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XXX事业发展公司项目规划咨询单位:泓域咨询机构项目设计单位:殖翼善透机构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XX
2、X产业示范中心。(选址科学性分析)(二)项目建设地概况通过几年发展,我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逐步增多、产品档次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以乘用车、重型汽车、专用车及零部件为主的汽车制造,以煤炭综采设备为主的煤矿及矿用设备制造,以风机整机组装及叶片、塔筒等零部件制造为主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和以压力容器为主的化工设备制造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三)项目用地性质本期工程项目计划在XXX产业示范中心。(四)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5361.00平方米(折合约83.00亩),净用地面积55361.0
3、0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83.00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智能换热机组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智能换热机组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要求。(五)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4.11%,建筑容积率1.3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7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00.00万元/亩,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1!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日益深度融合的今天,产
4、业政策决不能仅仅瞄准于加工制造环节,或者说既要瞄准流程型制造业和装配型制造业的生产制造环节,又要将政策触角延伸覆盖到制造业全部产业链的所有环节,包括研发设计、资源管理、金融服务、物流配送、需求响应等生产性服务领域,推进服务型制造的发展。(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要注意遵循技术和产业发展规律,抓住技术和市场的潜在商机,促进技术链和产业链协同发展。要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集,促进不同创新主体良性互动,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把握进入战略性新兴产
5、业的良机,并确定适宜的赶超战略和实现路径(三)经济新常态振兴实体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应该说,我们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还要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没有这个根基,我国经济非但走不远,而且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胜。为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实、抓好。五、项目土建工程建设指标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55361.0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4
6、1028.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6951.79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4139.60平方米,根据测算:计容建筑面积76951.79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绿化面积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55361.00平方米。六、设备选型方案本期工程项目计划购置生产及检测设备共计142台(套),设备购置费5957.75万元。七、主要能源供应及节能分析(一)主要能源供应1、本期工程项目生产用电为三级负荷,年用电量436447.22千瓦?时,折合53.64吨标准煤。2、根据测算年总用水量28582.97立方米,折合2.44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
7、办公及生活用水。(二)项目节能分析“智能换热机组生产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对生产工艺、电气设备、建筑等方面采取有效节能措施,年用电量436447.22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8582.9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56.08吨标准煤/年。根据测算,达纲年综合节能量14.9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3.15%,因此,该项目属于能源利用效果较好的项目。(三)产业节能“十三五”发展规划针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快制定一批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标准。一是重点在钢铁、建材、有色金属、机械等行业制定一批节能节水设计、能
8、耗计算、运行测试、节能评价、能效水效评估、节能监察规范、再生资源利用等标准,支撑能效贯标、节能监察、能源审计等工作。二是重点在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效、工业节能节水设计与优化、分布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