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据库试卷2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科技学院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卷B卷考试科目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方式闭卷完成时限2小时拟题人审核人批准人2009年1月13日佶息与电子工程学院2007年级教冇技术学专业题序—・二三四总分得分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否则做无效处理。•、单选题(20分,每题1分)1.当一个数据项变化时,必须修改多处的现象,称为()A.数据兀余B.数据异常C.数据不一致性D.数据独立性A.一行称为一个属性B.C.任意两行可能相同D.3.视图可川于数据丿牟系统的()A.完整性控制B.安全性控制4.如果事务T获得数据项Q±X锁,A.不能读不
2、能写C.不能读只能写令2.下面对关系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行与列交义点允许有多个值每一列中所有数据类型相同C.一致性控制D.并发控制则T对Q()B.只能读不能写D.既可读又可写5.川于协调SQL的集合处理方式与应川程序中单记录处理方式的机制是()A.事务B.游标C.批处理D.存储过程6.在数据库系统中,读脏数据是指一个事务读了另一个事务()si.A.未更新的数据B.未撤销的数据C.未捉交的数据D.未刷新的数据7.在数据库系统中,空值是()A.0B.空格C.空字符串D.不确定8.设有如下所示关系R(A,B)和S(C,D,A),R的主码
3、是A,S的主码是C、外码是A(参照R.A),则能够插入关系S的元组是()ABAlBlA2B2A3B3RCDAClDIAlC2D2A2SA.(C3,DI,A1)B.(Cl,D2,A1)C.(C2,D2,A2)D.(C3,D4,A4)9.如卜•所示关系R(A・B,C,A.AB10.A.11.A.C.12.A.ABCD1234124243214242D)中,可以作为丄码的属性组是(B.BCC.ADD.BD设有关系模式RR的候选码是(ABCDB.设冇关系模式R(A,B,AB(A,B,C,D),R上的函数依赖集FD=(A->B,B-C},则C.A
4、DD.BCC,D),D},为达到3NF,R应分解成(R1(A,B,C)和R2(C,D)R1(A,D)和R2(B,C)设有关系模式R(A,B,C,D),Dh则R最高达到()INFB.2NFR上的函数依赖集FD={(A,B)-C,C-B.R1(D)和R2(A,B,C)D.R1(A,C)和R2(B,D)上的函数依赖集FD={D-B,(A,C)C.3NFD.4NF13.事务“要么不做,要么全做”的性质称为事务的()A.原子性B.一致性C.隔离性D.持久性14.下列关于存储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存储过程是一个经过编译后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上的S
5、QL程序B.只能在当前数据库中创建存储过程C.在存储过程屮无法通过参数返回数据D.使用存储过程能够改善数据库系统性能15.提供数据库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库维护功能的软件称为()A.DBB.DBSC.DBAD.DBMS16.在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机制可以简化权限管理的工作量。A.爭务B.游标C.批处理D.角色17.SQL中谓词EXIST可用来测试一个集合是否()A.有重复元组B.有重复列名C.为非空集合D.有空值18.事务的执行次序称为()A.过程B.步骤C.调度D.优先级19.SELECT语句执行的结果是()A.数据项B.元
6、组C・表D.视图2().用OPEN语句打开游标后,游标指针指向()A.基本表的第一行B.基本表的第一行之前A.查询结果的第一•行D.杏询结果的第一行之前二、填空题(16分,每空2分)1.设有三个关系模式:学牛(学号,姓名,性别,专业)、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学号,课程号,分数),写出下列査询的关系代数表达式:(1)检索所有男同学的学号和姓名:o(2)检索“1070”号课程分数85分以上(含85分)学生的学号和姓名:0(3)检索选修“数据府原理与应用”课程学牛的学号和姓名:1.一个Web数据库应川系统的数据存储层在数据库服务
7、器上完成,业务处理层在Web服务器上实现,界而表示层则通过简单的浏览器来实现,这种架构被称为架构。2.数据库设计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调杳和分析用户的应用需要,为概念结构设计做好充分准备。3.数据库不仅需要存储川户的数据,还存储着有关数据的结构描述信息,这种结构描述信息又被称为o4.若规定在关系S(S#,SNAME,AGE,SEX)中所插入元组的AGE属性值应在16至25Z间,试用SQL中的CHECK子句定义此完整性约束:O5.针对不同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可以限制各个用户的访问范围,定义视图的SQL命令是O三、简答题(14分)1.简述产生活
8、锁的原因以及避免的方法。(4分)2.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哪儿类?各类故障如何恢复?(4分)3.设有如下两个事务:T1:读B;A二B+1;写回AT2:读A;B=A+1;写冋B(1)设A、B的初值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