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03715
大小:70.1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接触线抢修演练方案3953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接触线断线抢修演练实施方案一、模拟故障内容XX-XX区间XX-XX支柱间接触线断线二、演练组织人员包保段领导带队,科室包保干部、车间包保干部等参加。三、实施步骤1、演练组织人员在工区外(应能听见抢修铃声)提前3分钟通知电调、安调,由电调将模拟故障概况(含跳闸数据、故障点信息等)通知工区,要求工区立即集合人员,出动抢修。2、电调通知相关工区后,立即向演练组织人员报告。演练组织人员3分钟后到达工区内,检查人员组织、出动情况。参考标准:(1)、网工区值班员接到抢修通知后,应立即拉抢修铃,集合当班的所有人员。(
2、按白天10分钟、夜间15分钟的要求做好抢修出动准备,作业组成员须标准化穿戴,带齐个人工具)。(2)、值班工长对故障进行初步分析判断,迅速了解故障影响区段线路存车情况,综合故标位置、公路路况、天气情况等确定是否汽车出动。若汽车出动,安排3-4名网工随车,并按规定(长供电段技发2010-234号文)携带好相关机具、材料。(3)、安排座台联络员立即赶往工区所在信号楼,联系轨道车出库、赶赴故障地点等事宜。(4)、通知轨道车司机立即赶往轨道车库进行车辆整备,做好抢修出动准备。(5)、值班工长按当日抢修分工布置作业
3、组人员分头准备工具、材料等,准备完毕后列队集合。(演练人员进工区后,告知是接触线断线故障演练,要求按该故障准备相关工具、材料)备注:演练组织人员应事先与工区所在车站信号楼做好沟通,说明演练情况。3、检查工具、材料准备情况(1)、工具:手扳葫芦(2T、1.5T)、钢丝套、蛙式紧线器、断线钳、正面器、直弯器、手锤、橡胶锤、钢锯(锯片若干)、钢锂、木锤、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或绝缘测杆、5米钢卷尺、扭力扳手、升降弓标(2)、材料:接触线(参考故障地段型号)、接触线对接线夹、电联接、承力索电连接并沟线夹、绑线、电力复
4、合脂、钢锯条、砂纸、铁线4、抽问抢修人员对故障的抢修组织方案参考标准:A、抢修方案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并确认现场设备损坏情况后采取以下方案(1)、方案一(临时恢复),用手搬葫芦将接触线拉起,用电联接短接,保证接触线高度不低于该区段规定最小值,送电降弓通过。(2)、方案二(一次性恢复),做接触线接头达到技术状态,开通正常通过。B、具体抢修程序(1)、抢修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后在断点处10米外范围进行抢修前的准备,地线迅速到位,把葫芦的拉链放至适当位置,安排两头下锚位置辅助人员检查补偿装置保证不卡滞,适当将坠碇卸下
5、几块,并用4.0铁线将坠碇临时固定在支柱上。(2)、供电调度下达停电作业命令后,作业组验电接地,并设好行车防护,开始作业。(2)、在两断头合适位置擦去油污,安装紧线器,并用紧线工具将两断头连接。(3)、如果采用方案一,将两断头紧至合适位置后,安装电联接进行短接,将紧线葫芦绑扎可靠后,保证接触线高度不低于该区段规定最小值即清理现场、拆除地线消令,同时在规定位置设置升、降弓牌(联络员还应在信号楼做好行车限制登记)。(4)、如果采用方案二,紧紧线工具,使两断头至合适位置,用接触线接头线夹进行连接,恢复其它受损
6、零部件并确认符合正常送电开通条件后,消令送电注意事项:(1)抢修前后均应巡视确认本锚段、中心锚结、补偿装置和线岔技术状态,确保一次抢修到位,避免二次抢修要点。(2)紧线器靠断头侧要各安装一个钢线卡子或吊弦线夹,防止紧线器滑移。5、演练组织人员对抢修演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6、抢修演练结束。备注:(1)、升降弓标志的设置如果现场破坏程度严重,线路允许降弓运行,即降弓通过的距离可以保证依靠列车的惯性能够安全运行出事故地段时,可采用降弓通过的临时开通办法,将事故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
7、准备降弓L5O1・150J100VA升降弓100I15050A升降T降单位长度:米淮备降(2)、事故抢修主要以临时抢通为主:对损坏设备进行临时处理,保证接触网设备具备最低行车条件,即接触网上任何物件离轨面高度不低于5300毫米,侧面限界不低于2440毫米,接触网电气连接和绝缘部件状态良好,导电部件距其它物体均达到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确保机车安全运行;必要时采取电力机车降弓、限速通过的方法。(3)、接触网事故抢修作业必须在办理停电作业命令和验电接地程序后,方准开始作业。抢修作业的指挥人员在抢修作业前要向作
8、业人员宣讲停电范围,划清带电设备与停电设备的界限,对可能来电的部位和抢修作业地段,要按规定设置足够的接地线。(3)、接触网修复过程中,对关键部位要严格把关,确认符合供电行车条件后方准申请送电。送电后要观察1-2趟电力机车,确认运行正常后抢修人员方准撤离作业现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