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503401
大小:71.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25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与相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花园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堂第四单元备课年级四年级单元交通中的线备课丄乂干尸组长名称一一平行与相交教师芯m母签字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安排三个信息窗。教材以“交通中的线”为线索,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常用的交通设施中的线,借助问题“图中的几组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通过感知生活中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现象,体会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在识别直线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础上认识平行线。借助“你能画出一组平行线吗?”这个问题,教学平行线的画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借助问题“这几组直线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感
2、知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现象,学习垂线。借助“你能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吗?”教学如何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交通中常见的隧道,通过问题“为什么要修隧道呢?”学习两点间的距离和带你到直线的距离,结合生活情境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一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能用工具画出一组平行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平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3、在知识探究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
3、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与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难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及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准备三角板、课件教学设想1、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感知、去体验。4、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课时分配信息窗1……2课时(平行线)信息窗2……2课时(作垂线)信息窗3……1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我学会了吗……1课时单元测试与讲评……2课时(共计8课时)备注花园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堂第四单元备课年级四年级备课教
4、师赵雪玲组长签字包组领导签字课题马路上的平行线——认识平行线教学内容教材第48-51页信息窗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感知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的现象。2.在学习知识的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理解平行与相交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教学难点平行线的画法。教学准备教具:三角尺、直尺、相交线平行线的模型学具:三角尺、直尺教
5、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一起来看看。(课件展示情境窗图)可以说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每个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师:其实在这些交通设施中还隐藏着许多所学知识呢(课件演示每幅图片中的两条线),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师:如果我们把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画下来无限地延长,它们会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呢?下面就来研究一下交通中的线。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师:在这些图片上,哪些可以看作是直的线?从照片中抽象出三组直
6、线并分解成六组直线。1、认识相交和不相交(1)观察第一组直线,问:这两条直线怎么了?(引出相交的概念)。(2)让学生讨论每组中的两条直线是什么关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再在全班交流。(或提出三组直线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3)结合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要注意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第三组,让认为相交的学生说说理由。(课件演示延长后相交)2、认识平行(1)观察第四组直线:这两条直线呢?延长后还会相交吗?(课件演示)揭示课题: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它们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就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2)说说第
7、二组和第六组直线有什么关系。(3)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平行,然后自学书本。问:这段话中,你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吗?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解释“同一平面”。(4)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相交或平行的例子呢?三、课堂练习设计课本50页练习1、2、4题。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限时作业:配套22页第1、2、6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提问: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举例说明。2、什么怎样画平行线呢?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动手操作、画平行线(1)动手画平行线出示学习要求:①利用手中的材料,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画平行线吗?请你画一
8、画。②把你画的方法在小组内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比一比谁的效果好。③准备好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小组的方法。(2)全班交流(教师注意让学生展示不同的画法,可能有:A、在双线纸上画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