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

ID:35498834

大小:86.3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25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第II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倦(36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崔嵬(wei)泾(jing)渭分明元凶胡子拉磴B.勒<le)索乍暖还(hudn)寒揽胜攻城略地C.孜(zi)然徇(xun)私枉法弩钝见危受命D-供(gong)给it(cl)牙咧嘴温火幼力同心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

2、;或者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A.物换星移抱残守缺白驹过隙B.物换星移坚如磐石昙花一现C.时过境迁坚如磐石白驹过隙D.时过境迁抱残守缺昙花一现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B.研究人员发现:门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

3、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C.2017最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首播时,凭借17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4.《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写的是哪一个节日的情形()(3分)A.清明节B.上巳节C.寒食节D.上元节二、(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7题翻阅我国传统的典籍可以发现,“法治”一词很早就出现了。从这些古

4、代典籍对“法"的论断中,可以看出,我国从法产生的初始阶段,提到法,即与“刑”“罚”相关,注重的就是法的约束和惩治作用,而并非侧重于它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历史上的法家,基于对这样的“法”的认识,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提出的“法治”的一整套国家治理方式,终究是君王统治约束臣民的工具。这样的“法治”,虽也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同功者,同赏;同罪者,同罚”(管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商鞅)的公平与正义,但仍不入人心。一向推崇忠恕与仁爱的中华民族,对法治是心存避讳的。百姓在内心深处仍然寄希望于“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而不是依赖

5、于统治阶层所颁布的法律。“青天大老爷”折射出的传统文化心理,也正是贤人政治的典型体现。也正因如此,我国的"法治”常被"人治”所代替,也因此多受诟病。中国当前守法现状,仍处在源于功利主义和恐惧惩戒的阶段,还远未达到更高层级的法治信仰。提到“法”,多的是內心的畏惧,少的是信仰上的遵从。很多人面对规则制度首先想到的不是去遵守而是去突破。在中国这样一个由“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封建等级社会一步步走来的国度,能够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还有漫长的路。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內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

6、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是直接从中国民众思想最深处切入,是对中国传统法治思想进行精准号脉之后开出的药方。让法治成为信仰,这是从最根本上推行法治的途径。这一美好愿景的实现,固然需要国家机器的体系化运行,更需要每个公民思想深处对法治进行深度思索。对于当代中国来说,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实现,将是一个“换了人间”的新气象。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曾有过这样的论断:“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

7、,则国弱。”其本意就是,一个国家的强騎富贫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呆奉行法治,国家就会富强;如果背弃法治,国家就会贫弱。坚持法治,是我们实现强国之梦的重要保障。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历史上的法家很早就提出了“法治”的主张,但却一直难入人心。B.法家认为人性本恶,法的作用应该是对种种恶行进行约束和惩治。C.中华文化讲究忠恕与仁爱,相比“法治”,中国人更崇尚贤人政治。D.中国古代的法治并非为保证公平和正义,百姓也不相信它能替自己主持公道。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法律的权威不是体现在让

8、民众感到畏惧上,更不应让民众总想去突破它。B.要想改变中国传统法治思想的弊病,必须使“法”成为人民真诚的信仰。C.中国当前正处于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中,这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