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三维设计第十五章第3单元课下提知能

高三物理三维设计第十五章第3单元课下提知能

ID:35498647

大小:88.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高三物理三维设计第十五章第3单元课下提知能_第1页
高三物理三维设计第十五章第3单元课下提知能_第2页
高三物理三维设计第十五章第3单元课下提知能_第3页
高三物理三维设计第十五章第3单元课下提知能_第4页
高三物理三维设计第十五章第3单元课下提知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三维设计第十五章第3单元课下提知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A.a粒子散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原子发光现象解析:a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A项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地放射出a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a衰变或卩衰变,故B项正确;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C项错误;原子发光是原子跃迁形成的,并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D项错误.答案:B2.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岀的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a射线,卩射线,丫射

2、线B.丫射线,卩射线,a射线C.丫射线,a射线,卩射线D.卩射线,a射线,丫射线解析:掌握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产生的a射线、卩射线、丫射线的电离及穿透性质即可.答案:B3.(2010•上海高考)现己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解析:现在核电站所用原料主要是铀,利用铀裂变放出的核能发电,故C项正确.答案:c4.(2010全国卷U)原子核狄与氛核反应生成一个a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4=2,Z=1B・A=2,Z=2C.A=3,Z=3D.A

3、=3,Z=2解析:本题考查核反应方程的书写,主要考查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根据这两点有方程A+2=4+l,Z+l=2+l,解得4=3,Z=2,D项对.答案:D5.静止的話P衰变成器Si,静止原子核囁Th衰变成常Pa,在同一匀强磁场中的轨道如图15—3—1所示.由此可知()XXXXXXWxxxXX总Xx/xXX.XXXXXXX甲XXXX图15-3-1A.甲图为罷P的衰变轨迹,乙图为Th核的衰变轨迹B.甲图为囁Th的衰变轨迹,乙图为翟P的衰变轨迹C.图中2、4为新核轨迹,1、3为粒子轨迹D.图中2、4为粒子轨迹,1、3为新核轨迹解析:原子核P衰变

4、成Si时,放出正电子,两者均带正电,运动方向相反,根据左手定则,轨道应是外切圆,如图乙.根据动量守恒,0=加3巧=加4卩4mvR=£鱼=血=11R厂q3一1所以3为粒子轨迹同理:普1=血=¥,所以1为粒子轨迹K201因此,原子核常Th变成原子核常Pa时,放出带负电的电子,轨道应是内切圆,如图甲.由上可知选项B、C正确.答案:BC1.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hie(氮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He+孑He-2;H+;He•关于hi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应

5、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扌He聚变反应发电解析:核聚变过程中会发生质量亏损,同时伴有巨大的核能放出,故A、C都是错误的;聚变反应中会产生新的原子核,如本题中生成了;He,故B正确;目前核电站的核燃料一般还是铀235,故D错误.答案:B2.I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C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木死亡时间距今大约()A.22920年C.5730年B.11460年D.2865年解析:假设古木死亡时l4C的质量为〃2°,现在的质量为由死亡至今所含"C经过了n个半衰期,由题意可

6、知益=(£)"=£所以«=2,即古木死亡的时间为5730X2年=11460年,应选B.答案:B1.天然放射性元素瞬Th(锂)经过一系列a衰变和卩衰变之后,变成豐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A.铅核比社核少24个中子B.铅核比社核少8个质子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a衰变和8次卩衰变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a衰变和4次卩衰变解析:铅核核子数比饪核核子数少24个,而不是中子数少24个,A项错;铅核质子数为82,社核质子数为90,故铅核比锂核少8个质子,B项对;锂核的衰变方程为:2益Th—$盟pb+£He+扃e,4兀+208=2322x-j+82=90

7、式中兀、y分别为a和卩的衰变次数.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即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a衰变和4次卩衰变,C项错而D项对.答案:BD二、非选择题9・在卩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别,因此在实验中很难探测・1953年,莱克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H的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⑴中微子与水中的;H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心1)和正电子(+牡),即:中微子+;H->in++fe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0和0B・0和1C.1和0D・1和1(

8、2)上述核反应产生的正电子与水中的电子相遇,与电子形成几乎静止的整体后,可以转变为两个光子(Y),gp+?e+-?e->2y已知正电子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