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86133
大小:54.3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zhong》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以榆林学院“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为例(榆林学院赵慧719000)摘要: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思政课实效性方面作用突出。基于此,榆林学院依托陕北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优质的红色革命资源开展了“重走转战路,服务黃土地”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途径,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思政课教学口的。关键词:主题实践活动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
2、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省情、市情的重耍平台。而思政理论课教学目的的顺利实现又有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思政课实效性方面作用突出。基于此,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成为高校思政课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促进榆林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拓展实践教学途径,以点带面更好进行实践教学,思政部依托陕北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优质的红色革命资源和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经济资源,开展了“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效显著。陕北作为1946-194
3、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主阵地,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一资源能够也应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基丁•以上认识,榆林学院思政部分别于2012年7月与2013年7月开展了“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的假期主题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是榆林学院思政课改革的新尝试。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实践小组分别赴榆林市靖边县、清涧县、绥德县、佳县,延安市安塞县等地参观、考察,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的,拓展了榆林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途径,意义重大。(-)“重走转战路”——了解转战历史弘扬转战精神“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要的口的在于让大学生了解陕北特别是榆林的红色历史。在对
4、靖边、清涧、绥德等地的参观考察屮,参与实践活动的师生开辟了以下几种途径:第一,参观毛泽东旧居、访谈当地亲历者;第二,研读历史资料、观看相关纪录片;第三,重走当年小共小央所走的部分路径。通过以上几种实践模式,参与实践的师生充分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历史,重温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艰辛岁月,收集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过程中群众路线贯彻的生动事例,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这一过程一方面丰富了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加了理论教学的真实性,为榆林学习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增添了红色资源,使思政课教学根植于陕北厚重的红色土壤中;另一方面,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转战历史的实践
5、活动,也提供了大学生感悟革命精神,体会革命艰辛的机会,是真正鲜活的理想信念教育。(-)“服务黄土地”一一了解省情市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思政理论课对大学牛的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止确认识社会,最终实现服务社会的,实现口身价值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思政课必须要从国情、省情、市情多个维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的实践小组在实践活动中开展了多项服务社会的活动,主要包扌舌:第一,利用榆林已有的和关书籍、资料,向当地农民宣讲政府关于“三农”的相关政策、法规,帮助农民解答理论困惑;第二,访谈、慰问农村老党员,收集基层
6、老党员先进性事迹,进行活生生的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三,关注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了解当前榆林农村生产发展状况及社会结构变迁等问题。以上儿种形式帮助大学生切身感受陕北农村发展的速度及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供的可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以上方式,大学生有机会将口己所学用于实际生活中,真止做到学以致用,也达到了服务社会的目的。以“重走转战路,服务黄土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榆林学院开展两年有余,在弘扬转战陕北精神,彰显时代价值,开展鲜活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适合当代大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此为平台从而扩展到全校
7、学牛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当屮,为榆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参考书目:L1J程巧玲.“概论”课实践教学带來的新变化山.中国电力教育.2011(20)[21李文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0)[31汪永芝,吴健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研究[J].当代教冇论坛(综合研究).2010(08)[4]姜徳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