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79987
大小:62.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5
《第2章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5节态度7187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章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5节态度.txt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冇权利去增肥!苗条背麻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用!尝尝阔别己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肥最可怕的不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第2章社会心理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于责任扩散的缘故,即把责任分给在场的其他人,个人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责任减轻了。相反,许多研究表明,独占一•人时利他的可能性增人。・情境的社会性意义个体遇事,要对此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是否属于紧急情况,是否需要介入,,然后
2、才采収行动。在事件不甚清范的条件下,个体往往参考在场他人反应來判断事件性质,这就是情境的社会性意义。(3)时间压力当个体时间紧迫时往往难于利他。(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对利他者来说,利他对象是外部因索。具冇以下特点的人容易被帮助利救援:•利他者和似的人(特別是态度为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有吸引力的人。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1)心境个体心情愉悦吋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看法,容易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2)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但内疚如果得到表白,心
3、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的减少。(3)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3.利他技能懂得如何助人和利他是重耍的,为促进利他行为的发展,耍使人们掌握更多救助技能与手段。(三)对利他行为的解释1.生物学观点有的研究发现动物界也是利他行为,它是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収物种存在的本能。至于人类是否存在先天的利他因素,并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H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2.社会交换论的观点'人类道徳中普遍准则是交互性规范。社会对个体行为有这样的期待:人应该帮助那些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交互性
4、规范支配社会交换。同时还存在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交换论认为利他也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第五•节态度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研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和历史中,也许没有一个其他的概念比态度更接近屮心位置。有的学者曾把社会心理学视为研究态度的科学。一、态度的概念第一单元态度形成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启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启评价性。笫二章社
5、会心理学・89・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耒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易随便改变。(一)态度的成分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彖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2.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牛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成分说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
6、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耍地位,往往决定行为倾向。(二)态度与价值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个体对某一对彖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中心环节。评价即确定价值,就是确定态度対象対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収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屮性态度;价值人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我们不应忽视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但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个体赋予它的价值。二、态度的功能(一)工具性功能个体尽力发展能给自己带來利益的态度
7、。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态度是社会交换的产物。(二)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三)价值表现功能自我防御功能强调个体被动保护白我形象与价值,而态度的价值表现功能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四)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境的向导。三、态度的维度(一)方向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在态度测量中大多涉及这个维度。包括是与否、赞同与反対、接纳与拒绝
8、、喜欢与厌恶等。(二)强度即态度方向的程度。大多数人格量表涉及的是态度强度的测量。(三)深度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港入水平。(四)向屮度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五)外显度个体在某一态度上的外显度是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四、态度的形成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一)服从态度形成的开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