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轻工知识及专业概论

[方案]轻工知识及专业概论

ID:35472007

大小:56.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方案]轻工知识及专业概论_第1页
[方案]轻工知识及专业概论_第2页
[方案]轻工知识及专业概论_第3页
资源描述:

《[方案]轻工知识及专业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轻工知识及学科专业概论世界因中国而精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轻工业的历史性巨变屮国的轻工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一个剪影:屮国生产的小型家电、口化用品、服装鞋帽等轻工业品深受俄罗斯远东地区届民欢迎。据满洲里II岸管理部门介绍,每年有2万多名中俄两国商贩往返于中国边城满洲里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各个城市,满洲里市从事轻工业品批发的商铺超过500家。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已超过7.6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67倍,轻工产品出口额比1978年增长了128倍,全世界80%的小家电、70%的鞋了越來源于中国。我国从消费品供应短缺国,一跃成为世界轻工产品的制造中心

2、和米购屮心。“中国轻工产品目前出口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行业出口产品单价有所上升,出口效益的增长快于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轻工产品的生产大国,成为很多轻工商品的国际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集散地和供应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说。不仅是轻工产品走向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批轻工业企业也率先实现了“走出去”。海尔在巴基斯坦建工业园,格力在巴西建生产厂,康奈集团在意大利开高档专卖店……这些优秀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办厂开店,提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打响了中国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人结婚时盼的三大

3、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得凭票购买,要是能凭着外汇券买上其屮的一大件就更荣燿了。如今,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购物票证已永远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中国制造的轻工产品行销全球。轻工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Z-o目前,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五金制品、电池、羽绒等行业成为中国在全球具有比较优势、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等一百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轻工业的发展可以从这些特色來看:1•广泛的国际交流促进了大型国际会议在屮国的举办。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了国际五金大会、国际乳品大会、国际糖业大会、国际照明大会、国际家具大会等世界权威性行业大会。“经过多

4、年发展,中国制造的综合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体系,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多种层次的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I■办调局局长朱宏任说。2.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轻工的乂一大特色。改革开放初期,轻工行业基木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在经历了放权让利,促进经济主体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明晰产权,多种所冇制经济全面发展和股份制改革三个改革发展过程Z后,轻工行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现在轻工很多行业如家电、皮革、五金、家具、陶瓷、羽绒、制笔等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开始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所占比例居次要

5、地位。同时国冇企业也通过改组改制,减轻了包袱,获得了资金、技术支持,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3•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也彰显了轻工的发展的成熟性。“轻工产品的品种从过去几万种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万种,产品转向多样化和系列化,大批企业实施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创造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随着我国轻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据陈士能介绍,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我国轻工业检测方式和检测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手段逐步同国际接轨;在标准执行方面,大量采用国际标准,部分行业的国内标准还高于国际标准。近10年來,我国轻工业在发展中逐渐呈现出以区域经济为格局的产

6、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生产到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生产、销售、配套完整体系,具有同类产业高度集中、专业化强、分工明确、特色突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崛起,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主要产业。轻工行业目前有97个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涉及27个行业,分布在全国16个省区市。4.展会经济是轻工业促进产业捉升、发展地方经济的另一个“拳头”。口前,我国轻工业展览每年800至900个,占全国经济类展览的45%。轻工展会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一些展会还上升到国际同类专业展前三名的位次,如缝制设备展等已成为国际同行业第一大

7、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的很多不足。我们取得巨大的成就,主要是依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来实现的。不转变增长方式,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将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只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正积极采取四项措施,推动“中国制造”向“屮国创造”传变:一是完善和落实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二是加大政府釆购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三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