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71082
大小:58.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走进素读经典领悟大道至简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走进素读经典领悟大道至简-读陈老师的《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有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名在区县乡镇小学工作近10年的教师,一名自认为在教学上有自己经验且颇有收获的老师,有幸拜读了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顿感心灵受到了极大地震撼。在这个追求效率、追求快节奏的社会,在这个追求个性教学、追求教学成绩的时代,面对小学这个启蒙童心、开启心智的特殊时期,陈老师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钻研教学,曾用4年的时间来感化家长唤醒孩子的阅读觉悟,不为—时的花开绚烂,只为在孩子们的生命里
2、播撒下经典的种子、深埋、潜藏,力求根深叶茂,厚积薄发,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材,我想这是真正“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一、认识“素读”。教学十年了,对“素读”的概念认识很模糊,只是听说过,从来没有认真研究和实践过。直到拜读陈老师的著作,才有了些许的浅显感悟。那么什么是“素读”呢,按照陈老师通俗的说法:素读”就是要不求甚解、照着字面朗读经典,不以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为主,主张熟读涵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其熟读、记诵大量的经典作品内容,在吟诵的过程中自己把握文本的含义,将所读的内容作永久的、终生的记忆积累
3、。当前,正是由于经典“素读”的缺位,导致了文化素养的滑坡,许多学生囿于浅阅读、快餐阅读的藩篱里,虽然读了不少娱乐刊物,可仍是胸无点墨、学浅识短,难以致远。而陈老师为了把具有种子能量的经典作品刻在孩子们的记忆深处,她率先独创了“素读”经典课堂,并为每一个孩子在小学6年的母语学习进行了整体规划:背诵10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句。与此同时,她的语文课几乎颠覆了自己沿用多年的模式,不再以课本为唯一读本,大量的古今名著被搬进课堂;不再以机械的抄写为训练手段,取而代之的是"速读”、"素读”的双规并行——读
4、大量的课外书,背诵大量的经典作品,读整本的书,背整本的书。应该说,童年是一张白纸,素读是在这张白纸上为人生描上最经典的基础元素,无需过多的讲解,只需快乐的素读,在素读的韵律、节奏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素读经典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世说新语》、《论语》、《庄子》等经典文本中已蕴含人性、人格、生命的力量。沐浴素读经典文本,从诵读经文到诗词文赋,从理性到感性,从内容到形式,把人性的品格和文化文明内核特质注入到个体人的生命中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影响,这也为孩子们的全面成
5、长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二、感知“素读”/素读”积累与朗读和阅读不一样,更以背诵为目的。在书中,陈老师对经典素读的一系列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罗列出来,给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对经典素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陈琴老师成功的经典素读经验当中,我认为离不开以下几点:一是把握有效的素读时间。在陈老师看来,一本教材实际上是不必教一个学期的,大约两个月就足够了,因此经典素读的课程就有了时间保障。每学期至少有一个多月的正课可以用来开展素读课程,加上每天的晨读20分钟,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去读,一进到教室就是读书,养成一种
6、读书的习惯。这样,按每天素读100字的量,按最低的估算,六年都可以熟练地背诵十几万字。一个小学生,如果有十几万字的经典文字储存在记忆深处,还担心将来学不好语文吗?二是力求“素读”做到“素”而不闷。陈琴的学生为什么这么喜欢她的课,那肯定是她的课堂中有吸引孩子的东西,从而让学生发出:老师,请再学一课的请求。活泼、灵动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集中注意力呢?形式多样的素读方式让学生无法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素读是平实而不枯燥,让学生乐于接受。三是“素读”与阅读相结合,相得益彰。喜欢素读的孩子,他的阅读量也是蛮大的
7、。陈老师认为,孩子要认识大量的字,也是从素读大量的文字中获取。识字量增强了,自然他在阅读方面就游刃有余,不会存在因为不认识字读不下去的情况。所以:素读”与阅读结合起来,孩子的识字会更胜一筹。三、领悟“素读”。阅读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人生长度,但却可以改变其宽度和深度。从陈老师的教学经历看,经典诵读是个“慢活儿”,无法一蹴而就。比如说,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要想逐字逐句去深层理解《弟子规》,我们既没有这样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这样的理解时间,我们还有许多的学习重点是需要花费孩子们的精力
8、和时间的,因此,《弟子规》,我们先冏囹吞枣地“素读「素背”,在遇到有困难的地方,给予一点儿简单的解释,用现实案例事实来告诉孩子这就包含了《弟子规》中某一句的含义,这就潜移默化的增强了孩子对素读内容的认识。由此看来,素读经典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原则长久规划:一、二年级的诵读内容主要以韵文为主,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和《唐诗三百首》以及一些童谣、儿歌等;三、四年级主要诵读《声律启蒙》《大学》《中庸》《论语》和古典诗词、经典格言、成语等;五、六年级主要诵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