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68479
大小:58.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5
《语文:人教版选修之新闻阅读与实践《社论两篇》备课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论两篇》备课参考教学指导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作为评论的一个重要类型,社论更多地反映媒体的政治倾向,其作用就在于表明立场,引导舆论。而党报的社论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同级党委、政府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本课编选的是来自于《人民日报》和香港《大公报》的两篇社论。《人民日报》的社论具有强烈的舆论导向作用,反映的事件、问题也更严肃、重大。《大公报》1902年创刊,现在在香港出版发行,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刊。《大公报》把报纸作为论政的工具,带看宽广的社会责任感,用针眨时弊、扶正驱邪的方式体现真诚的爱国精神。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
2、生先了解一下社论的特点以及两文涉及的相关背景,作好铺垫后再来阅读两篇社论。[来源:学7优5高0考g网kGkStK]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来源:高[考.••试<题・・・库]这是一篇很典型的礼仪、纪念型社论,其立论点就在于“庆祝”,基调则是“热烈”的。香港回归,确实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举世瞩目。面对这么重大的选题,社论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论述角度——香港回归走过的风雨历程。以香港回归这一天为一个点,围绕这个点展开思考。欢庆,又不只是欢庆,在激动喜悦的同时有回顾、有赞颂、有承诺、有展望,这构成了文章的结构线索。回顾屮华儿女这一百年来走过的“不
3、平凡道路”——斗争、挫折、探索、坚持;赞颂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创造性、前瞻性、必耍性,为和平解决香港问题铺平了道路;以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给香港“港人治港”的承诺,同时也是保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承诺,将“一国两制”的具体实施落实到法制高度;最后,展望未来,坚信必将走向“中国的完全统一、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全文气势恢宏,一气呵成,用不多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真挚的爱国热情。[來源:学7优5高0考g网k]一般情况下,称颂赞扬的评论远没有批评性的容易出彩,比起歌功颂徳,读者们(受众)更喜欢揭
4、露、抨击的文字。因此,这种纪念型的社论要想在实现其赞誉效应的同时引起读者的共鸣,不仅立论上要有突破,还必须在语言结构上下功夫。本文之所以脱离了一般大型社论的枯燥乏味,其对语言的锤炼功不可没。(富有激情的语言是学生应该体会的,可以让他们大声朗读相应的段落,用心去感受这种激情。)从“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的神圣,到“普天同庆,举国欢腾”的炽烈;从“洗雪百年耻辱”的扬眉吐气,到“中国的明天会更好”的殷切期盼。洋溢着自豪激情的文字,将发自国人心底的情感表现得酣畅淋漓,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散发着动人心魄的魅力。这不只是一种文风,
5、也是一种精神。另外,这篇社论结构精巧。文章以追忆香港回归走过的艰辛历程为引子,盛赞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三代领导人对香港回归的巨大作用,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其中,用三个“为了这一天”开头构成排比段,写出了中华儿女由斗争、挫折到探索再到解决的艰辛历程,打破了一般社论呆板的格局,形成文章的气势,纵横押阖,荡气回肠。对于一份报纸来说,社论就是它的脊梁。在这种重大事件中,像《人民日报》一类的党报,都会尽力为自己所属的党派服务,发表的大型社评都会有其政治日的,这是党报的喉舌作用决定的,世界各国概莫能外。本篇社论虽然在各个
6、层面上都有突破,但是其本质是不能改变的,渲染什么样的气氛,引起什么样的反应,造成什么样的社会效果,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属性和当前的任务决定的。因此,虽然从欣赏角度来看,本文稍有唱高调之嫌,但这却是其宣传任务决定的。作为一篇社论,它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社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这是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时《大公报》的一篇社论,与《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相比,本文立论站在一个更理性的角度,高瞻远瞩,重点论述了澳门冋归和“一国两制”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巨大意义。文章笔法大开大阖
7、,气势磅礴,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本文标题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时代的轴线”——将澳门的回归,看做一条“轴线”,一条可以“拉开”时代的“轴线”,营造了一种略带诗意的恢宏气势。“时代”在这里有两重含义:从现实的时间而言,澳门冋归正值世纪之交,人类马上就要跨入新千年新时代;同时,回归对于澳门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个会有新的体验和新的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就不只是时间层面的了。而且,“拉开”一词也很耐人寻味,可以理解成是向前拉开了一个时代,就像拉开了一扇通向新时代的门,强调的是新时代新气象;也可以理解成是拉“开”了一个吋
8、代,强调的是回归后的吋代对回归前的吋代的脱离。此外,本文结构布局清晰、紧凑,论述方式纵横交错、坏坏相扣,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评论的重点及谋篇布局,可以结合“思考与探究一”让学生进行讨论,将两篇社论作比较阅读。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