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开采设计

工作面开采设计

ID:35459136

大小:152.54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3-24

工作面开采设计_第1页
工作面开采设计_第2页
工作面开采设计_第3页
工作面开采设计_第4页
工作面开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面开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1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1第二节地形地貌1第三节工作面参数、开采技术条件及煤层赋存特征1第四节储量情况2第二章地质构造2第一节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2第二节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3第三章水文地质及水害评价3第四章工作面巷道布置3第一节顺槽、切眼、停采线等位置的确定及依据3第二节巷道断面形状、几何参数及支护形式4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工作面装备4第一节采煤方法、生产工艺、采放比、放煤步距4第二节工作面设备总体配套6第六章生产系统9第一节运输系统及安全措施9第二节通风系统及风量计算10第三节供水

2、及排水系统12第四节供电系统及设备管理措施13第五节压风系统14第六节压风自救系统15第七节瓦斯防治18第八节防灭火系统2145第九节防尘系统25第十节安全监控系统25第十一节通讯系统及人员定位系统26第十二节灾害于预防及避灾路线2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9第一节总则29第二节顶板管理29第三节一通三防30第四节防治水35第五节生产运输36第六节机电3945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该工作面位于+420大巷顶部,北邻D11煤仓,西邻D12轨道上山,东邻二111081工作面已采区,南邻二111101工作面已采区。第二

3、节地形地貌该工作面地表位置位于杨村村东南约140米,地面北高南低。渑杨公路从该工作面由西北向东南穿过,工作面回采后会对其造成影响。地表部分居民及其他建筑需搬迁。第三节工作面参数、开采技术条件及煤层赋存特征1、工作面参数工作面倾向长155m,走向长度523m,可采长度400m,工作面为距形布置,切眼长度为155m。2、煤层顶底板情况(1)顶板:顶板为灰色、灰黑色泥岩,致密块状,具不平坦断口,含煤屑,垂直节理发育,厚约12m。(2)底板:直接底板为碳质泥岩,厚度为0.5m,老底为灰白色砂质泥岩,薄层、致密、坚硬,厚约25m。(3)瓦斯:正常情

4、况下,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预计小于0.8m3/min。(4)煤尘爆炸指数:工作面煤尘爆炸指数为40.3%。45(5)煤的自燃倾向性:工作面煤层极易自燃,自然发火期1个月。(6)地温:工作面温度小于26℃,无热害区。(7)冲击地压危害:由于该工作面赋存浅,不易形成大面积悬顶冲击,地压表现不明显。3、煤层赋存情况工作面煤层为2-1煤,煤层以暗煤为主,煤层整体呈一向南东倾斜单斜构造,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倾向为130°~155°,倾角为5°~10°,煤层厚度5.0~4.0米,平均4.5米。第四节储量情况工作面工业储量:28万吨工作面可采储量:20万

5、吨工作面月产量:2.5万吨工作面的服务年限:8.0月附:二313044复采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及综合柱状图第二章地质构造第一节断层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该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没有揭露断层,地质条件较简单,煤层整体呈一向南东倾斜单斜构造,工作面上、下巷及切眼素描图(见回采地质说明书)。45第二节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该工作面范围内,没有陷落柱、火成岩等存在。第三章水文地质及水害评价二112010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顶板的浅灰色细—中粒细砂岩为弱含水层,在回采时局部地段可能会出现顶板滴水和淋水现象。二112010工作面最大涌

6、水量为15,正常涌水量8~10。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加强防治水工作,避免积水涌入工作面,影响安全生产。第四章工作面巷道布置第一节顺槽、切眼、停采线等位置的确定及依据1、上下巷、切眼、停采线等位置的确定以《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有关政策和技术管理规范为依据。2、本工作面上、下巷和开切眼均沿煤层底板布置。3、本工作面上、下巷布置均选择应力较低区。4、根据工作面周边采空区范围、防灭火要求、工作面生产能力来决定工作面斜长155m。5、本工作面切眼布置选择以工作面周围采空区位置决定。45第二节巷道断面形状

7、、几何参数及支护形式1、二112010工作面上、下巷外侧断面形状为梯形断面,采用工字钢支架支护,工字钢梁长4.0米、腿长2.8米,巷道净高2.5米、上净宽3.72米、下净宽4.6米、净面积10.4㎡,支架下扎角度均为80°,柱窝0.15m。支架棚距0.6m。里侧断面形状仍为梯形断面,采用工字钢支架支护,工字钢梁长4.0米、腿长3.0米,巷道净高2.7米、上净宽3.72米、下净宽4.6米、净面积11㎡,支架下扎角度均为80°,柱窝0.15m。支架棚距0.7m。2、巷道顶部及两帮不再进行锚网,采用荆芭+背木对巷道顶部及两帮进行背设,背木每两棚

8、间顶部12根、两帮各6根均匀排列,并前后一条线。出现空帮、空顶时先用坑木背紧背实。工字钢棚架好后及时打上专用拉杆,棚与棚之间用4根拉杆,巷道中心线向两帮1米各一根,巷道两帮分别距梁口下1米处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