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

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

ID:35456126

大小:35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3-24

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_第1页
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_第2页
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_第3页
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_第4页
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市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案审批: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市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项目部2017年7月广州市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述1二、地质条件12.1工程地质12.2水文地质4三、编制说明及依据43.1编制目的43.2编制原则43.3编制依据53.4项目组织架构及主要管理人员资质6四、施工准备64.1技术准备64.2施工现场布置74.2.1施工场地布置74.2.2施工道路布置74.2.3施工用电布置74.2.4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措施74.3资源配置84.3.1主要劳动力

2、配置(每个区域)84.4主要施工机械配置84.5施工临时供水、供电9五、主要施工方法95.1施工工艺95.2施工流程95.2.1施工准备95.2.2测量放线105.2.3原土降坡1026广州市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5.2.4沟槽开挖105.2.5砂石垫层115.2.6管道铺设135.2.7回填砂石135.2.8回填方法155.2.9基坑排水措施15六、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156.1管线保护措施156.2管线保护方法176.3施工段划分176.4施工进度计划186.5工期保证措施18七、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97.1安全施工

3、措施197.1.1安全要求207.2安全保证措施217.3质量保证措施23八、文明施工、环保及节能减排248.1文明施工248.2环保及节能减排25九、雨季、台风和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措施259.1雨季施工措施259.2台风季节施工措施269.3高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2626广州市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车陂涌位于天河区的东部,北起天河筲箕窝水库,流经龙眼洞,穿过广汕公路至华南植物园、华农水陂后由北向南流经华南农大河段改道段、三乡水陂、环城高速公路,在马鞍山桥附近与车陂涌支涌——杨梅河汇合,然后再向南穿过广园快速公路、

4、广深铁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后流入珠江。车陂涌属于一类河涌,一类河涌是排涝的主河道,河涌整治要体现综合治理的要求,应集防洪、排涝、绿化、景观、休闲、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车陂涌汇水面积约为80km2,干流长度约为20.4km。本项目主要为沉井、逆作法井、砖砌井、混凝土井及截污管道开挖的基坑。本方案主要针对管道明挖敷设和基坑的开挖、回填部分,沉井及逆作法井施工参见相关专项方案。二、地质条件2.1工程地质场地内基岩埋藏较浅,揭露两种基岩,大部分地段下伏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γ),呈青灰、灰白、褐黄色为主,岩性为花岗岩,由于勘探孔深度限制,部分钻孔揭露到全

5、风化岩,极少钻孔揭露到微风化岩;车陂北路南段下伏基岩为白垩系大塱山组碎屑岩(K2d),呈褐红、褐色,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由于揭露孔较少,且孔深有限,钻孔揭露至强风化岩。场区内基岩均被第四系冲洪积、坡残积土层覆盖,冲洪积成因土层主要由粉质黏土、黏土、粉土、粉细砂、中粗砂、砾砂等组成,局部分布有淤泥、淤泥质土;坡残积成因土层主要为粉质黏土、砂质黏性土、砾质粘性土。(1)人工填土层(Qml)第(1)层人工填土:主要为杂填土及素填土,局部为耕土,填垫年限大于10年。(1-1)层:杂填土,杂色、灰褐为主,结构松散,局部稍压实,主要由黏性土、砂土、块石

6、、碎石、砼块、砖块等组成,欠压密,土质不均。层顶埋深:0.00~3.50m,层厚:0.50~8.10m,场地内普遍分布。(1-2)层:素填土,灰、褐黄色为主,结构松散,局部稍压实,主要由黏性土、砂土等组成,局部含碎石、块石,欠压密。层顶埋深:0.00~4.50m,层厚:0.50~8.40m,场地内普遍分布。26广州市车陂涌、棠下涌治理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1-3)层:耕土,浅灰、褐灰色为主,结构松散,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砂土及植物根茎,欠压密。层顶埋深:0.00~3.70m,层厚:0.50~2.20m,场地内零星分布。(2)第四系冲洪积土层

7、(Qal+pl)根据沉积韵律,第四系冲洪积成因土层主要包括淤泥、淤泥质土、粉质黏土、黏土、粉土以及各类砂土,沿线广泛分布。第(2)层淤泥(淤泥质土):深灰、灰黑色,流塑,含粉细砂,夹有少量植物根茎及腐殖质,有腥臭味。层顶埋深:1.00~5.50m,层厚:0.60~3.30m,场地内揭露较少,在场地内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车陂村一带。第(3-1)层粉质黏土:局部为黏土、粉土,灰、灰白、灰黄色为主,软塑~可塑,含粉细砂。按其稠度等分为两个亚层:(3-1a)层粉质黏土:软塑,局部间夹少量腐殖质。层顶埋深:1.20~9.10m,层厚:0.60~8.20m,

8、场地内局部分布(3-1b)层粉质黏土: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层顶埋深:0.60~10.25m,层厚:0.80~7.10m,场地内较普遍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