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

ID:35452733

大小:58.7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4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_第1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_第2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_第3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_第4页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践与研究方案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学困生就是学习困难生,即那些在智力、体力、生理、心理等方面,无任何先天缺陷,由于教育、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成绩较低的部分在校学生。(一)研究背景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儿方面:①、小数学的学科特点促使小学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有的儿童rh于某些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或学得不扎实,就会造成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也有的儿童由于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不当,严重阻碍小学数学

2、知识的学习。小学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奠基石,转变学困生,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②、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有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随便打骂孩子;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从不过问;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导致孩子心里障碍,家长管理方法不当等。③、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不公正;学生学习上的闲难得不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从低年级学习基础不扎实等。④、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女山有的学生上网吧,学习精力不足;有的与社会上不良少年交往,对学习失去兴趣等。以上四

3、个成因中,我们确切的讲,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是学困生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2、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现状引人深思。我校対近去年的学生数学质量调查中发现:一年级的不及格率为2.4%,二年级的不及格率为4.5%,三年级的不及格率为5.2%,四年级的不及格率为5.4%,五年级的不及格率为7.6%,六年级的不及格率为8.1%。从上述的数据屮不难发现,学困生从低段到高段在不断的增加,折射出教师在对于学困生分析与转化方面的手脚无措,教师虽明白对学困生的教育的重要性,但其转化率极低。如不能改变这种现状,则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方针将成为

4、空谈。(二)研究意义:1、呵护学困生心灵。教师引导学困生基于自己的优势,主动生成短缺的短缺知识点,从而最大限度地整合数学知识点。这样,学困生能愉快地学习数学,并由学困生转化为合格生甚至优秀生。2、有利于新课改。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索质获得平衡发展。学困生优势培育强调促进全体学困生全血素质获得平衡发展,如果我们的设想与结果一致,则可以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经验,将对于整个小学新课程改革甚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型课程改革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有利于公平教育实践。基础教育界歧视学困生的现象还有存在,

5、忽视学困生教育的教育者也不乏其人,这种学校教育不公平现象必须杜绝。这样,学困生就不会掉队,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自然公平。4、有助于社会发展。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学困生的转化,不仅可以促进学困生能转化为合格生,还可以促进学困生多向异化,为社会输送次各个方面的人才材。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学困生”,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研究。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赞科夫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学困生”的失败归因特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

6、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布鲁姆信为''学困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等等。在国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人对差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经验型或分析型研究。钟启泉从国外差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依据,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分析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差牛问题,揭示现代差牛概念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略。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

7、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血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上來,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闲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人的这些研究,为我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学理论: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成员,使人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活动就是充分调动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8、活动,让他们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就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徳、有文化、有纪律”的徳、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2、教育家理论:北尾沦彦的研究表明,形成“学困生”的原因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