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金笔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

英雄金笔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

ID:35451337

大小:62.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24

英雄金笔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_第1页
英雄金笔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_第2页
英雄金笔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_第3页
英雄金笔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_第4页
英雄金笔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雄金笔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英雄〃股权转让风波中的思考提起“英雄”这两个字,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钢笔。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国产品牌,如今却沦落到了不得不出卖其股权,来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境地,令人唏嘘「改革”这个词,从2000年也一直伴随着“英雄”,但到目前依然是改而未革,经营举步维艰。案例中针对股权转让,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贱卖秋溢价”。在“贱卖”论这个观点中,我们仍可以看到“英雄”这个品牌价值的存在,它在人们的心目中仍旧占有一席之地:英雄”钢笔是可以和派克、万宝龙等国外著名品牌相提并论的,它存在的问题是经营管理上的问题,这个品牌不应该消失,可是这种论

2、断所认为的品牌价值已经是昨日黄花了。市场是决定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价值的试金石。就目前而言,英雄的价值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的理论价值罢了。从案例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咲雄啲价值所在及它的运行轨迹。在1996年,资产超过了7亿,净资产高达3.72亿,鼎盛时期,“英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外销欧美及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如此优秀的经营业绩,区区250万的转让价,的确是“贱卖”To但是,再看看英雄现在的业绩,2011年的营业收入只有3700万,净利润亏损472万,看着这组数字,持贱卖观点的人该做如何感想呢?另一种观点“溢价”论则是出

3、自官方。官方对此次转让的解释是“上海英雄金笔厂有限公司本次49%的股权转让的资产中,首先不包括现址祁连山127号的房地产,其次不包括集团持有该企业先使用的全部“英雄、“博士””等中、英文字和图案商标,同时在权威部门对其资产进行了评估,该厂的净资产约为208万,如果按照评估结果,49%的股权转让挂牌价应该为100万出头。但是,考虑到英雄这个品牌价值,所以,250万的挂牌转让价是真真正正溢价挂牌。啲确,但从评估的结果来看,确实如此,高层的这个解释,无可厚非,但是,这样一个结果给人的感觉依然是不禁唏嘘,"英雄”病To抛开溅卖”和“

4、溢价'这两种论断,从企业经营发展的层面来讲,“英雄”的确出现了问题,从案例中提供的信息结合其它有关“英雄”的经营发展的历程,我仅从企业的内、外两方面浅谈下自己不成熟的思考。首先,企业的转型战略定位出现了问题。杰克•特劳特在1969年提出“定位”这一词,他对这一词的解释是'《韦氏词典》对战略的定义是针对敌人(竞争对手)确立最具有优势的位置。这正好是定位要做的工作。”在顾客心智中针对竞争对手确定最具有优势的位置,从而使品牌胜出竞争赢得有限选择,这就是企业需要全力以赴抵达的成果,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唯一理由。定位就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

5、中实现差异化,它注重心智的工作原理。首先看看乐凯胶片的企业转型之路吧。在胶卷相机横行的年代,乐凯就是中国民族胶卷行业的一面旗帜,巅峰时期占有国内彩色胶卷市场的25%的份额。不过,和英雄钢笔的境遇雷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数码相机的出现给了乐凯重重的一击,不仅乐凯,柯达、富士也是同样遭受打击。在严酷的市场中,柯达破产了,富士转行了,乐凯也难以扭转颓势,市场的压力逼迫企业不得不进行变革。乐凯于2005年启动转型,在尝试数码相机、MP3领域后,开始转向光学薄膜新材料领域,多年来乐凯形成了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05年,乐凯投建了第一

6、条TAC光学薄膜生产线,真正进入平板显示上游的关键材料领域,成为全球仅有的能生产TAC膜的五家企业之一。2006年,开始大规模进入,到"年,以光学薄膜为主的膜材料销售收入已占乐凯集团收入的22%,利润占42%,而同年乐凯的胶片、胶卷销售只占到集团业务收入的约1%o相反,我们看看此时的英雄在干些什么?1999年业绩下滑,2001年淡出资本市场。为改变现状,公司开展自救拟走高端路线,但以失败告终,原因有资金缺乏不能进行有效的宣传、技术无法提升产品质量饱受诟病;又按政府要求整合了上海市诸多的文具、办公类企业如打字机厂、礼品厂等等。

7、看似做了很多努力,但毫无效果,规模不断的扩大,但竞争能力却江河日下。英雄和乐凯两个企业在面临同样竞争的市场下,都面临着主业萧条需要转型的战略问题,但两个企业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我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正确定位至关重要。乐凯将企业转型的目标定位于光学薄膜领域,并在这一领域不断的加大科技投入,逐渐在这个领域站稳了脚跟,良性的发展;英雄的企业转型定位则飘忽不定,一时徘彳在高端市场,一时又进行对文具、办公企业的兼并上,一时有搞起了跨界经营,不断丧失转型发展的时间和机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并逐渐走向没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

8、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不仅需要定位自己在市场上的立足之本,更需要重新定位来指导自己不断演变,迎接竞争对手不断发起的挑战。其次,问题在于政府过度干预了企业的经营活动。从宏观调控与经济自由的角度来看,对政府调控的理论及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典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市场的自发调节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