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44596
大小:77.3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4
《苏教版初三语文第八周周练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语文第八次周练一、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0分)瞭望()褒贬()温馨(•••)阡陌()农谚(•••qie()意社ji(cuan()聚精sui()和x£i()二、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2分)错字正字绿阴如盖如愿以尝消声匿迹玲珑剔透草长鹰飞万簌俱寂心往神弛若既若离生意盎然新陈代谢三、默写。(22分)(1)晓战随金鼓,_(3)月黑雁飞高,—(5)萎蒿满地芦芽短,o(2),红杏枝头春意闹。o(4),春风不度玉门关。o(6)泪眼问花花不语,O(7)写出两句含有物候现彖的诗歌与谚语。诗歌:,谚语:,O(8)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四、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4分)A.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B.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再次发生,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D.电视连续剧《刑警木色》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类活用)得而腊之以为饵:歹单其地之出:竭其庐Z入:退而甘食其土Z有:哀而生之乎:汪然出涕()乡邻之生日蹙()谨食之()安敢毒耶()2、辨下列词的不同用法及意思而黑质而白章:得而腊之以为饵:而吾以捕蛇独恂恂而起于告于莅事者吾祖死于是积于今六十岁矣苛政猛于虎之无御之者:尿而生之乎:言Z余悲若毒Z乎:吏之来吾乡:之:毒若毒之乎:毒:以
3、以啮人:之:腊之以为饵:之:吾以捕蛇独存:焉:焉争奔走焉:焉:犯死者二焉:焉:赋岁赋其二:赋:入当其租入:入:岁岁赋其二:矣:甚貌若甚戚者:也: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若貌若甚戚者:乎:生君将哀而生之乎:蹙:是吾祖死于是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1)课文的中心句的一句是得而腊之悍今以蒋氏观赋敛之以王命聚以尽吾齿今以蒋氏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时而献不复出复若竭其庐之积于今六十岁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若毒之而乡邻之生日吾尝疑乎自吾氏三世居是乡表明作者写作动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Z城,七里Z郭,环而攻Z而不胜。夫环而攻Z,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4、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Z,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Z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对下而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3分)A、委而去之(到……地方去)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o(4分)9、翻译下面句子。(3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答案:7、A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9、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阅读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9〜13题。(13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FI,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6、Z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①委而去之(委:)(去:10.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②亲戚畔之(畔:))(2分)B.以天下之所顺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1.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2.翻译下列句子。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译文:②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13.“人和”在文屮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答:含义:o事例:答案:9.①委:放弃去:离开②畔:通“叛”,背叛10.D(D项“以”连词,表
7、目的,相当于“来”;其余各项"以”字均为介词)11.威天下/不以/兵革Z利12.①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②译文: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13.含义: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相关事例如:①抗口战争时期,全国人民紧密团结,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抗战胜利。②1998年我国军民团结,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③2003年,我们万众一心,战胜“非典”。④2008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冰冻灾害。⑤汶川大地震,13亿中国人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能举类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