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35385
大小:89.24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3-24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淄川中学高一过程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明代章回小说的特点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现存宋元平话的目录,字数参差不等,未作修饬。至明代,目录文字越来越讲究。今见最早的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艾》,每回标题都是单句七字。《水浒传》每回的标题已是双句,大致对偶。崇祯本《金瓶梅》,回目已十分工整完美。明代章回小说还保存了宋元话本中开头引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体制。正文常以“话说”两字起首,往往在情节开展的紧要关头煞尾,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②明代章回小说在体制上
2、得以定型,同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四大奇书”标志着明代章回小说艺术表现也日渐成熟。③创作过程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个人独创。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西游记》,大都经过文人记录、民间各种艺术形式的流传、文人加工整理这样一个漫长的集体编著的过程。从成书的方式来说,一是滚雪球式,以《三国演义》为代表,从陈寿的《三国志》开始,至唐末流行于民间的三国故事,北宋讲史说话人的"说三分”,到元人杂剧,终于滚动成鸿篇巨制。二是聚合式,以《水浒传》为代表,它糅合了戏曲、话本等诸多艺术中的水浒故事聚集而成。《金瓶梅》则与上述三部不同,之前没有蓝本可供借鉴,是第一部文人模拟章回小说的艺术
3、形式而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态人情小说。④表现题材从着眼于兴废争战、寓言寄托,到注目于日常生活,关注人生。《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以历史人物、传奇英雄为表现对象。《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在神幻、诙谐中蕴涵哲理,人必须经历千难万险才能获得最终完善和幸福的意义。而《金瓶梅》重点写日常凡俗家庭生活,着眼于生活场景,选取生活细节,描摹出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在对生活场景的细密描画中,保持生活鲜活的“原生态”,拉近了小说与生活的距离,强化了文学的写实功能,为小说美学带来了新的风貌。⑤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元论是《三国演义》的帝王将相,《水浒传》的英雄豪杰,还是《西游记》中集物性
4、、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神魔鬼怪,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金瓶梅》不一样,它描写的人物是生活在读者身边的普通人,书中描写的生活片段也都是个人日常性的、支离破碎的。①明代章回小说为清代两部伟大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的诞生奠定了体制和艺术表现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1.根据笫①段,下列对明代章回小说体制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分章叙事,分冋标目,每冋故事相对独立。B.回与回故事间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C.回目文字讲究者,都采用双句,十分工整完美。D.保存了宋元话本中的开场诗和散场诗的体制。2.关于明代“四大奇书”,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5、《三国演义》《水浒传》经过了文人记录、民间各种艺术形式流传、文人加工整理这样一个漫长的集体编者过稈。B.《西游记》作为神魔小说,塑造了一群集物性、神性与人性于一身的神魔鬼怪,在神幻、诙谐中蕴涵着人生哲理。C.《金瓶梅》重点写日常家庭生活,着眼于生活场景,书中描写的生活片段都是个人日常性的、支离破碎的。D.“四大奇书”不管是写英雄人物还是平民百姓,都着力保持生活鲜活的“原生态”,强化了文学的写实功能。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章回小说在明代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体制上得到了定型,艺术表现也日渐成熟。B.《金瓶梅》是笫一部由文人模拟章回小说的艺术形式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态人情小说。C
6、.题材上着眼于兴废争战的历史小说的文学价值要远远高于写个人日常生活的小说。D.明代章回小说的艺术成就为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与《红楼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答案】1.C2.D3.C【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耍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C项无中生有,原文只提到“《水浒传》每回的标题已是双句,大致对偶。崇祯本《金瓶梅》,回目已十分工整完美",并没有提到“回目文字讲究者”如何。1.试题分析:D项,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金瓶梅》重点写日常凡俗家庭生活,着眼于生活场景,选取生活细节,描摹11!一幅生动的社会风
7、俗画……保持生活鲜活的。原生态',……强化了文学的写实功能”。并不是说“四大奇书”保持了“原生态”,强化了写实功能。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这类题日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屮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所给选项,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比对分析,找出答案。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