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 :【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ID:35411836

大小:13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24

精品 :【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精品 :【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精品 :【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精品 :【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精品 :【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 :【市级联考】广东省深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经典的形成总是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民族和地域相联系,因而经典具有了某种特殊品格。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表现于它的超时代价值。《论语

2、》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体制及伦理关系中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内含从普遍的文化层面加以阐释的可能,例如,今天我们可以从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层面进行阐发,思考如何使个体充分履行各自义务的问题。经典不仅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更有超越地域的世界性的意义。真正的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是世界文化共同财富的组成部分。中外经典,概莫能外。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其重点讨论的正义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不只适用于西方;儒家典籍《论语》讨论的仁道原则,其意义同样超越中国。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时,这样的意义也许隐而不彰,但当不同文化彼此相遇,经

3、典的世界性的意义就会显现出来。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就意味着我们要开眼界。在阅读、理解经典的过程中,如果眼界封闭,常常会给经典的理解带来多方面的限制;而视域的扩展,则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经典。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来,借鉴西方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主动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进来,还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都既要以其各自的特殊内涵为背景,也要以它们所具有的普遍意义为前提。承认经典具有普遍意义,还要再反思。再反思就是在承认经典所拥有的超越时代与地域的普遍性的前提下,对时下一些流行看法进行理解和反思。如“以

4、中释中”,即以所谓纯粹传统中国概念去理解中国的问题,这种思路明显忽视了经典的普遍意义。外来语已逐渐输入并融入现代汉语,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外来思想和观念内容。当我们用受外来语影响的现代汉语去理解经典时,相应地也受到外来语背后的深层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因而,试图以“纯而又纯”的中国观念去解释以往的经典,事实上已缺乏可能性。与之相比,王国维在20世纪初所倡导的“学无中西”的观念则更具有开放意识,他就是在当时世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以世界文化视野来反思和理解多样文化经典的。近代梁启超、章太炎、梁漱溟等大儒者,他们尽管以回归或延续儒学为学术旨趣,并对西方文化有各种批评

5、,但他们对以往经典的诠释在不同层面上都受到西方外来观念的影响,都体现了“学无中西”的理念,这也就是他们的学说被称为“新儒学”的重要原因。(摘编自杨国荣《经典的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理想国》等中外经典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B.虽然经典有特殊品格,但我们可以从普遍意义的层面对经典作出具有现代意义的阐释。C.经典具有特殊品格又有普遍性,理解与解读经典要引进来,也要参与全球文化的争鸣。D.“新儒学”的大儒们能够辩证地认识西方文化,对其持既批评又充分借鉴吸收的态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

6、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超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经典所具有的普遍意义。B.文章以“经典具有普遍意义”为前提,进而提出要以开放的视野来阐释经典的建议。C.文章从正面强调要认识经典的普遍意义,相应地批评了忽视经典普遍意义的观点。D.文章比较了“以中释中”与“学无中西”的不同点,旨在反思以“中”为主的偏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要想更好理解经典的内涵,应该摆脱经典特殊性的限制,着重分析它的普遍意义。B.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才能体现“学无中西”。C.外来语在思想和观念上影响现代汉语,现代汉

7、语也必然会在文化互动中影响西方。D.反思“以中释中”的观念,不排斥以“纯而又纯”的方式去解释中国以往的经典。【答案】1.D2.D3.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D项,“又充分借鉴吸收的态度”错误,原文“近代梁启超、章太炎、梁漱溟等大儒者,他们尽管以回归或延续儒学为学术旨趣,并对西方文化有各种批评,但他们对以往经典的诠释在不同层面上都受到西方外来观念的影响”,不能说“充分借鉴吸收”。故选D。【2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

8、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