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江西省南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ID:35408321

大小:68.07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24

江西省南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江西省南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江西省南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江西省南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江西省南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城县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意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注重言外之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都要求虚中见实。《列子•汤问》载:韩娥鬻歌“余音绕梁,三FI不绝”。那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是深得中国艺术妙趣的。古代的绘画要求在

2、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自己去想象、补充,正如包世臣《安吴论书•述书上》引邓石如的话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在戏曲舞台上,不设道具或仅设极少的一点道具,也主要是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种种生活场景,给现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不可能没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写得再长也有终结。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涵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应当是无

3、尽的。任何一首诗都有它的主题,可是不同时代的读者,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对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中国古代的诗论特别重视诗歌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屮听到真意。李白听绮僧弹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了刘少府画的山水障,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抽出读者不尽

4、的思绪和想象。含蓄不等于隐晦,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并不是有话不说,而是引而不发。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最后的i跃已经开始,无限的风光即将展现。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最广阔的想象余地。强调含蓄并不排斥痛快。直抒胸臆,淋漓痛快也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全看诗人的造诣如何。1.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言意关系”的具体表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书画创作讲究疏中有密和留白,让欣赏者于有尽中想象无尽。B.音乐创作擅长用“余音”来引人冋味,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C.

5、诗歌写作的独特在于以“虚屮见实”的手法实现诗歌意境的再创造。D.戏曲表演依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生活场景,给观众留下想彖的空间。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古代绘画具有不尽的意趣,因此它具有“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点。B.语言具有相当的局限性,不能够完全表达人们的思想。C.诗歌语言越饱满,越富有启发性,就越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D.诗歌中的含蓄不等于隐晦,含蓄是有话不说,隐晦是引而不发。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听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画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由此可见,读诗不仅要从吟诵的诗句看到图画,还

6、要从画在纸上.的图像中听到声音。B.作诗切忌太直太露,读诗避免太滞太凿,因此,要真正实现诗歌的艺术鉴赏,作者与读者必须相互激发,诗歌鉴赏才能完成。C.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它们的艺术表现形态虽不同,但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追求却一致。D.注重言外Z意,追求含蓄不尽,是诗人及一切艺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各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郛州

7、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述悉复之。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开封推官2坐尝被曹利用荐,出知常州,迁为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江陵屯兵喧言仓粟陈腐,欲以动众。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徙湖南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欲构乱,或指昭述谓口:“如李公长者,何可负?”其谋遂寝。昭述闻之,以戒监军。监军自是不复为暴。比去,众遮道罗拜,指妻子口:••“向非公,无瞧类矣。”徙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加直史馆。徙陕西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为三司户部副使,累迁刑部郎中。陕西用兵,提点陕西计置粮草,还授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人夫为河北都转运使。河决瀆渊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