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400021
大小:76.2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3-24
《河北省秦皇岛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①须晴日,,分外妖娩。(毛泽东《沁园春•雪》)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0(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③只恐双溪髀艦舟,0(李清照《武陵春》)④,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⑤妇姑荷箪食,0(白居易《观刈麦》)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⑦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完成下面的汉字咅形训练题①按注音写出课
2、文题目。zhiqushcngchengang②下面的成语中有两个字写错了,请找出并改正过來。根深帝固袖手旁观狂忘自大涕泗横流恪尽职守一扌不黄土A:将改成;B:将改成三、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3.选出作品与所收录文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A.《故乡》…《呐喊》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C.《藤野先生》-《彷徨》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且介亭杂文》4.选出语言与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A.“你们不得洒家言语,胡乱便要买酒吃!好大胆!”杨志B.“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
3、中耳!”杨修C.“噫!好了!我屮了!”范进D.“既耍作诗,你就拜我作诗。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5.从下面的对联屮选出不是写诸葛亮的一项()A.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洛阳B.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C.三分天下四川地;六出祁山五丈原D.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6.选出说法有误的一项。()A.《唐雎不辱使命》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彖,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国的原
4、因。B.《隆中对》是人物传记节选,文中刘备用“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个通俗易懂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和诸葛亮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C.《故乡》是一篇小说,它以叙事主人公的情感起伏为内在线索,通过写故乡人的变化,成功塑造了闰土、杨二嫂、双喜、阿发、“我”等典型人物形象。D.《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小说在心理描写、悬念设置、情节安排等方面的技巧运用上很出色,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阅读下面一首词,冋答下列各
5、题。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屮,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这首词的作者是,词牌是o(2)词的上阕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3)下阕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
6、忘。”佣者笑而应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FI:“嗟乎!!”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Z,Z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rti是无亲陈王者。(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1)常识填空。《史记》
7、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通史,作者是。(2)按原文填写选文中空白的句子。(3)解释加点的词。①陈涉太息曰••②已为王,王陈••③自辩数,乃置••④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4)翻译下而的句子。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②苟富贵,无相忘:(5)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7・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对财富的态度古往今来,世人对财富的态度是多种多样的,有可収的,有不可収的;有好的,有券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是陶渊明对财富的态度,可以说
8、,这种态度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人们应该学习的。孔子则从大的方面看财富,把国家政治的好坏与个人家庭的贫富联系到了一块,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富而不骄者鲜。”将两千多年前写成的《左传》里的这句话,拿来勾勒今天的现实,仍非常贴切。这句话是敲向富人的警钟。“守得贫,耐得富。”曹雪芹写在《红楼梦》中的这六个宇,非常有哲理,但无论古今中外,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守不住贫,便去偷,去抢,去盗,去劫,去争,去夺,去杀……总之,坏事做绝,人性丧尽;耐不住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