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怀化市文化产业振兴实施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怀化市文化产业振兴实施规划(2010-2011)(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湖南省文化产业振兴实施规划(2009-2011年)》,制定本实施规划。一、发展现状一是产业增速较快,贡献率稳中有升。"十一五"以来,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7%。2008年,我市文化产业初步核算总产出13.42亿元,实现增加值7.85亿元,占全市GDP的1.5%。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门类逐趋齐全。形成了以出版印刷为龙头,以广播影视、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为中坚,以音像制品、文博会展、工艺美术、艺术培训为补充的多层次的文化产业体系。出版
2、印刷、网络文化、休闲娱乐增长较快,民营企业发展迅速,2008年所创造的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的2/3,从业人数占3/4。三是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呈现后发赶超之势。建立了怀化印刷科技园区整合一批印刷企业入园,初具集团效应。引入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扶持了一批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市出版印刷业总产出已达10亿元。广电行业总收入突破亿元,"两洪"影视基地建设逐趋成形,核心产业的竞争力在各市(州)中名列前茅。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集中度不高,难以发挥聚集效应;二是产业起步晚,内联外引力度不够,缺乏资金支持,产业增加值对GDP贡
3、献率偏低,在全省排名第11位(张家界、委底、湘西自治州分列12、13、14位);三是产业发展不平衡,出版印刷业发展来势看好,其它行业略显竞争力不够,尤其是文化旅游业呈现亏损态;四是文化资源整合乏力,点线面的打造缺乏清晰的轮廓;五是体制机制障碍制约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以内容创新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业升级为重点,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着力发展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广电网络、文化创意和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力口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
4、批具有五溪文化特色的知识品牌,不断增强五溪文化的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二)主要目标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25%以上,到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达30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17.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左右。到2011年,城市规划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用地3000亩,其中,市本级用地1000亩口,广电产业达到1.5亿元,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0万户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创建产值过十亿元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个,年产值过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6家,过五千万元的大型文化企业10家,过千万元的民营文化企业30家。打造广电品
5、牌一个,民族文化品牌4个以上,重点打造一台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富有怀化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形成一批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自主品牌,品牌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全面提升。三、重点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以鹤城、中方、芷江、洪江为中心,带动南片(通道、靖州、会同)和北片(沉陵、淑浦)协调发展,构筑"一体两翼"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加强以市区为中心的文化产业的规划和布局,集群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休闲基地,将市区打造成怀化文化产业的核心增长极,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发展。(二)调整产业结构。巩固发展广电、出版印刷、网络动漫、休闲娱乐等优势产业,3提升文化旅
6、游、文化用品、文娱演出等产出能力。抓住3G商用和产业融合机遇,加大公共技术平台和内容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手机广播电视、数字化出版等新兴业态,积极开展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积极谋划互动式影视基地、大型实景文艺演出等文化互动体验业态的建设。(三)推进园区、项目建设。市本级要重点推进怀化印刷科技园区、怀化报业中心、怀化影视艺术中心,"风情五溪"影视制作基地、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和城东艺术培训基地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重点修建怀化大剧院这一标志性文化工程。各县(市、区)规划建设1-2个有特色、上规模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四)培育
7、壮大骨干企业。支持省电广传媒加快对各县(市、区)有线网络的整合,使县级广播电视网络全部实现现代企业化管理和技术升级换代。加快组建怀化演艺联盟,支持怀化金鹰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建设和芷江和平园项目工程建设,大力扶持怀化鸿裕、新型彩色等一批进入园区基地的印务公司和一批文化娱乐企业等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形成固有与民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局面。(五)完善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产品市场渠道建设,加快构建数字电视传输网络和以雪峰书市、银河电脑城、音像制品市场为龙头的文化产品营销物流网络及党报党刊发行网络。大力发展现代文化流通组织和流通方式,鼓励大型文化产品流通企业跨地
8、区、跨行业经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加快建立以鹤城为中心、各县(市、区)相配套的城乡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大力发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