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72933
大小: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24
《嘉兴市城市环境规划中的水环境保护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嘉兴市城市环境规划中的水环境保护规划【摘要】在城市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水环境规划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水环境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城市水环境改善和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以水质改善,水生态修复,水生态及生态景观建设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由于嘉兴市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洪涝,洪水,干旱,水污染等等的问题日益严重。针对嘉兴市水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整治对策和措施。【关键字】嘉兴市水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措施1前言嘉兴市是优质水十分紧缺
2、的地区,目前人们大多饮用桶装水。在市域范围内水质连年持续恶化,且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的情况下,嘉兴市社会经济却仍然要保持高速增长,这个矛盾已经显露多年,并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更加突出,因此,在境外寻求符合标准的清洁水源并加以引入,是非常必要的。2嘉兴水环境现状分析2.1地形地貌嘉兴地处杭嘉湖东部平原,位于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区域内河网纵横,地势平坦,除沿杭州湾有绝少量的低丘外,平原占了99%,地势从西南向东北略倾斜,平均高程3.7米,最低的仅2.8米。自西南至东北70公里长度,地面高程仅2米之差。全市河
3、道总长1.38万公里,0.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荡有67个,水面率8%,常水位时蓄水量约为5.0亿方左右。全市20.8万公顷耕地中有5万公顷是高低不平、田地相间的“箱子田”,既怕旱又怕涝。有12万公顷的低洼圩区常受洪涝灾害.2.2水资源情况2.2.1水系情况嘉兴城的护城河:由北丽桥至西丽桥(运河主航道),再由西丽桥到濠股(秀水河),接西南湖到南门(新开运河),形成了一个大的水的包围圈,将嘉兴城环抱于其中。海盐塘、长水塘、杭州塘、新塍塘、平湖塘、嘉善塘、长纤塘、苏州塘(运河),八大水系以嘉兴城为心脏,呈放射状
4、布局。2.2.2年降雨量及水来源全市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1194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730毫米,年最少降雨量不到767毫米。本地自产水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9.8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自产水资源占有量仅为588立方米。除本地降雨产水外,我市主要承受西部山区湖州、杭州方面来水及太湖来水,经过我市东排入黄浦江、南排入钱塘江,外来洪水对我市影响极大。近年来,过境客水量的增多及外排出路受阻,使我市已成为一个“排水走廊”和“囤水池”,增加了我市防汛的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较严重,水质性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2.
5、2.3水资源问题引起的危机2005年嘉兴市再遭水危机,从6月27日起,该市秀洲区新塍镇因取水口河水遭受来自上游外省污水的严重污染,镇自来水厂不得不停止供水,致使3万居民在炎炎夏日面临没水喝、没水洗衣洗澡的窘境,10多万亩农田因无水灌溉而无法如期插秧,更为严重的是污水继续下流,嘉兴50万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10多万亩水产养殖面临生存危机。另外,由于嘉兴当前生活和工业用水主要来自河网取水和地下水开采,地下水多年来的过度开采已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降。3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3.1洪涝与干旱3.1.
6、1洪涝由于嘉兴所处地理位置为洪水走廊,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高。20世纪90年代,洪灾的频率几乎是两年一遇,经济损失惨重。除了梅汛期本地降雨量集中之外,造成洪灾频发最主要的原因是外来入境水量大,常年入境水量为60亿m3左右,1999年高达80亿m3。由于市域境内地势平坦,河道比降小,上游涝水来得快,走得慢,涝水在境内滞留时间长。由于涝水没有快捷的外排通道,迫使区域防洪采取圩区围堤、城市筑防的被动办法,也因此形成非良性的蓄水调洪水域。3.1.2干旱嘉兴市还存在旱灾问题。由于杭嘉湖地区降雨量有典型的梅雨和台风雨
7、双峰型雨季特征,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一旦遇到空梅和少台风的年份,降雨量就明显减少,西部外来水也相应减少,旱情就十分严重。1967年和1978年是两个典型的旱灾年,嘉兴站最低水位分别为吴淞(下同)1.99m和2.14m,京杭运河部分河道干涸。近10多年中分别有1990年、1994年、2000年嘉兴站水位2.22m、2.18m和2.33m的记录,相应有1.33万~4.16万公顷农田受旱,市区大部分河道水质发黑发臭,南门水厂因此被迫关停,民丰纸厂等企业也因此部分停产。市域内大量的中小河道近20年未疏浚,河床抬高
8、达lm以上,使嘉兴站水位降至吴淞2.1~2.4m之间时,嘉兴南部县(市、区)就会有不少中小河道断水干涸,这更加重了局部旱情的发生。3.2水资源存在的问题3.2.1水污染问题 水质监测资料表明,嘉兴市水体污染主要以有机污染和氨氮污染为主,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工业污水,特别是印染、化工、织造业排放污水;二是城市生活污水和三产废水直排入河;三是农业面源污染。另外,多年来积淀在河道内的污染物已成为再生污染源,加上新增污染物,污染程度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