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

ID:35372613

大小:63.4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24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_第1页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_第2页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_第3页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_第4页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一试卷总分:100形考任务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1.(3分)在水源有保证的灌区确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A、直接推算法B、水量平衡法C、I'可接推算法D、典型年灌溉用水量法2.(3分)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边际分析屮,叙述不合理的是()oA、第1阶段中,供水效率随W增加而增大B、笫2阶段产量增加幅度小于水的投入量W增加的幅度C、笫2阶段是从平均产量最高点到总产量最高点之间D、第3阶段是合理阶段3.(3分)确定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根系活动层深度B、土壤性质C、地

2、下水埋深D、有效降雨量4.(3分)土壤含水量对作物各种生理活动彫响是不一致的,当土壤有效水分减少时,()0A、B、C、D、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对蒸腾的影响最人,对蒸腾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同化,其次是蒸腾,其次是同化,其次是生长,再次是蒸腾再次是同化再次是生长再次是同化5.(3分)有效降雨是指作物生长期内,能被作物利用的降雨量。采用冇效利用系数法计算冇效降雨量时()。A、降雨量小于5mm时,降雨入渗系数为0B、降雨量大于5mm时,降雨入渗系数为0C、降雨量小于50mm时,降雨入渗系数为0D、降雨量大于50mm时,降雨入渗系数为06.

3、(3分)作物从土壤中吸水的难易取决于()大小。A、土壤水吸力的大小B、土壤含水率的高低C、溶质势的大小D、基质吸力和溶质吸力1.(3分)关于SPAC系统的论述不正确的有()。A、SPAC系统是一个物质与能量连续的系统B、S表示的是外界坏境C、P表示的是植物D、A表示的是大气2.(3分)通常将膜状水的最大含水量叫做()。A、最大吸湿量B、吸湿系数C、最大分子持水量D>出间持水量3.(3分)适用于较湿润地区或天然降雨基本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最低要求地区的作物水分生产模型是()。A、加法模型B、相乘函数模型C、积和综合模型D、潸森模型4.(3分)一般来

4、说,当土壤含水率介于作物生长阻滞含水率与田间持水量之间时,()。A、说明作物严重受旱B、作物处于中度受旱C、作物处于轻度受旱D、作物生长正常多选题(共10题,共4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5.(4分)下列属于土壤水分形态的是()。A、吸湿水B、薄膜水C、毛管水D、重力水6.(4分)关于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论述正确的是()。A、蒸腾效率是蒸腾系数的倒数B、蒸腾速率是指作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面积蒸腾的水量C、作物蒸腾系数越大,其利用水分的效率越低D、蒸腾系数是指作物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克数1.(4分)某出问采回土样48g,在105〜11

5、0°C烘干后,计算得到该土样绝对含水量20%则土样()oA、含水量9.6gB、含水量8gC、干土重40gD、干土重38.4g2.(4分)以下对于非充分灌溉表述正确的是()。A、ETa=ETmB、ETa<ETmC、ETa=KeETmD、产量Ya<Ym3.(4分)研究制定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常采用的方法有()。A、总结群众丰富灌水经验B、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C、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灌溉制度D、依托灌区规模和供水量制定灌溉制度4.(4分)传统上认为,调萎系数是土壤中有效水的下限,出I'可持水量则是其上限,所以()。A、土壤最

6、大有效水储量(%)二田间持水量(%)■调萎系数(%)B、土壤最大有效水储量(%)二土壤自然含水量(%)-调萎系数(%)C、土壤有效水储量(%)=土壤自然含水量(%)■调萎系数(%)D、土壤有效水储量(%)二田间持水量(%)■调萎系数(%)5.(4分)当土壤含水量降至植物因水分亏缺而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量称为()0A、永久凋萎含水量B、最大吸湿量C、毛管持水量D、凋萎系数。6.(4分)关于非充分灌溉的叙述合理的是()。A、非充分灌溉总的灌水量所获得的效益最大B、非充分灌溉抓住作物的蓄水临界期,以减少灌水次数C、抓住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以减少灌水

7、定额D、实施非充分灌溉最主要的目的是节约灌溉用水7.(4分)SPAC系统中的水容包括()。A、土壤水容B、根系水容C、茎水容D、大气水容1.(4分)灌溉制度调查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旱年份,调查这些年份的不同生育期的作物()。A、植株蒸腾和棵I'可蒸发B、[□间耗水强度及灌水次数C、灌水时间间距D、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2.(2分)土壤水总是从势能高的地方向势能低的地方运动,单位数量土壤水所具有的势能,称为土水势。X3.(2分)灌溉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各次灌溉定额的Z和,叫灌水定额。V

8、X4.(2分)对水稻则是采用浅水、湿润、晒田相结合的灌水方法,不是以控制淹灌水层的上下限来设计灌溉制度,而是以控制稻出的土壤水分为主。7X5.(2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