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65502
大小:2.8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24
《中心科研课题计划任务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号KYK-14-04启用日期:2014.5.1/修订日期:密级:中心科研课题计划任务书课题编号2014M03课题名称探讨冲配技术对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情况课题性质面上项目起止年月201406~201606课题负责人丁仕华所在科室护理部手机18916132835E-Mailyxl24246@163.com科室负责人鲍美娟填表日期:2014年5月22日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号KYK-14-04启用日期:2014.5.1/修订日期:填表说明一、本课题计划任务书系上海市公共卫
2、生中心为所组织的科研课题研究而设计。二、本课题任务书编写请使用A4普通纸张双面打印填报,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左侧装订成册(不要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三、本课题计划任务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外来语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四、本课题计划任务书一式两份,经正式审定后,科研科和课题负责人各留存一份。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号KYK-14-04启用日期:2014.5.1/修订日期:一、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号KYK-14-04启用日期:2014.5.1/修订日期:一
3、、简表课题负责人姓名丁仕华性别女出生年月196903学历本科学位无职称主管护士职务护士长所在部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从事专业护理研究课题名称探讨冲配技术对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情况类别:□临床研究□技术开发☑临床护理所属学科护理经费金额(万元)肆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摘要(限400字)本项目主要研究静脉输液在冲配环节中所存在的微粒污染问题。分别从药物、输液两方面出发,考察针头型号、穿刺角度、穿刺次数、针头形态、安瓿切割方式等对常用的西林瓶、安瓿两类包装的药物冲配时输液中微粒的影响,同时检测输液中的菌体数量。拟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对比试验
4、,探索减少输液过程中微粒污染的方法,针对不同药品及输液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器材,规范冲配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可靠,并将研究成果整理发表1-2篇核心期刊论著。9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号KYK-14-04启用日期:2014.5.1/修订日期:二、立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含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状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当前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术价值等。在PIVAS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向输液袋中加药时,常因注射器针头多次穿刺瓶塞致橡胶塞脱落或砂轮切割安瓿瓶颈致玻璃碎屑落入瓶内等而产生
5、不溶性微粒,这是造成微粒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输液中微粒的来源及探索减少微粒产生的技术,已成为PIVAS输液配置工作中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文献有关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产生原因及如何减少微粒产生的研究报道。相关文献主要报道了使用不同形态的针头进行溶药、加药及配药环境加药与不加药的情况下产生的微粒情况;使用不同型号的针头用不同方法溶药、加药后对输液产生的微粒情况,尚有文献研究了穿刺瓶塞次数及穿刺角度对输液中微粒产生的影响。同时,有关粉针剂药物及空气中所含微粒数对液体微粒数量影响的研究也有报道,而国外与之相关的研究报道较
6、少。综上所述,国内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控制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采用侧孔针头注射器溶药、加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明显少于斜面针头注射器;采用小型号针头注射器配药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少于大型号针头注射器等,有效地控制了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但是并没有文献从药物、输液两方面出发,综合针头型号、穿刺角度、穿刺次数、针头形态、安瓿切割方式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对比试验并同时对输液中的菌体情况进行检测,针对这一现象,本项目拟采用正交试验法,综合上述各因素,开展试验。9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号KYK-14
7、-04启用日期:2014.5.1/修订日期: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是临床基本的给药方式。在目前国内广泛的将输液集中在PIVAS进行配置的情况下,医院大部分的静脉输液均在PIVAS配置完成。对于在向输液袋中加药时,常因注射器针头多次穿刺瓶塞致橡胶塞脱落或砂轮切割安瓿瓶颈致玻璃碎屑落入瓶内等而产生不溶性微粒,它大量注入人体可产生严重的机体损害。近年来微粒的危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在临床工作中因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屡见不鲜。针对这一现象,本项目从药物、输液出发,综合针头型号、穿刺角度、穿刺次数、针头形态、安瓿切
8、割方式等诸多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常用的安瓿、西林瓶两类包装的药物的微粒控制技术进行对比试验,探索减少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方法,规范配药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可靠。9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编号KYK-14-04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