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349184
大小:56.7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3
《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转变在管理上“以人为本”,用新的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拓展思路,开展工作,成为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实现班主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根本性转变第一转变教育观念一一树立新型的全面人才观。美国著名的心理教育学家布鲁姆曾谆谆地告诫我们:“只要提供了适当的前提和现实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不言而喻,只要育人得法,说教得体,学生均能成长为不同领域的建设性人才。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树立全面的新型的人才理念。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道理即于此。我们不因
2、部分学生成绩优异,可能成为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的骄骄者而倍加厚爱和关注,也不因部分学生升学远望,有可能成其它行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而遗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素质教育的整体性要求既要培养优生,也要注意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说教,让其个性健康地自由延伸,充分挖掘其创造性潜力,从而有效塑造差生“虽然我在学业上没有多大的造诣,但在其它行业一定能成为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众所周知,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学生只要朝着既定的目标,刻苦拼搏,坚持不懈地奋斗,一定能
3、成为某行业的专门人才,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牢固树立“人人可成材,生生都有有为”的全面人才观念,对每一个学生都有抱有希望和期盼,从而让学生深深感悟老师的期望,感知老师的亲和,体验老师的良苦用心,站学生积极化作内动力,激发潜在的成才欲望。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关注班上的每一了
4、立学生,进一步关注他们的心理命绪和情感体验,关注彳也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等。第二转变教育方法一一调动学生积极性、关注学生心理健康。1、变管理为主为指导为主。班级管理是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在班级管理中,以往的模式是班主任约束多、限制多,管制多于引导,命令多于点拨,学生只能以被动者的身份接受管教。这种班主任的主体模式,侵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结果是管得了“身”,顾不了“心”;管得了两头,顾不了中间。在新课改的整体环境下,面向全体学生、实
5、施主体教育,正是班主任由管理者转向指导者首先应当确立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昭示着,无论自己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选择了自己,作为班主任都应当义无反顾地以积极的情绪、开放的心态、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在工作中对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上的指导、交往上的指导、人格上的指导,努力探索自主发展的最佳路径,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2、变思想教育为主为心理教育为主。平时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大多数是以思想教育为主,要求他们有好的思想,好的品德。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总是从思想上找原因,挖根源,甚至写检查
6、,作检讨等等,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其结果往往是学生口服心不服,随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提高,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与之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疏导。注意调节好学生的心理。在个别谈话时,既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更要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或精神上的鼓舞。班主任要为学半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班级氛围,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半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这样的心理
7、沟通,才能进一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教育的效果,使他们健康成长。3、变批评为主为赞赏为主的。大多数学生之所以畏惧班主任,很大程度上就是怕班主任当众批评,甚至讽刺挖苦,更怕班主任找家长“告状”,致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与班主任“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可想而知,这样的班级很难维持下去。今天,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再也不能把批评视为“法宝”,漠视学生的主体感受,而要以赞赏为主的方式教育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当然,赞赏并不是一味地宽容与放纵,不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置之不理,而是换个角度看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和挖掘
8、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学生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学生平时为班级所付出的努力或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学生在家里或是在社会上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等等。对学生这些行为经常在班上大加赞赏,实际上也起到了间接批评其他学生的作用。这种对学生的“赏识管理”极富有人情味,给了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肯定,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发扬优点,纠正不足,朝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努力。4、变说教为主为促进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