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卷语文

文言文复习卷语文

ID:35345172

大小:64.7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23

文言文复习卷语文_第1页
文言文复习卷语文_第2页
文言文复习卷语文_第3页
文言文复习卷语文_第4页
文言文复习卷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卷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峡》练习通假字:①略无阙处(-词多义: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②绝:沿溯阻绝()绝山献多牛怪柏(哀转久绝()③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④其: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其间「二百里(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旬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3.虽乘奔御风(虽古义:;今义:虽然)4.不以疾也(疾古义:;今义:迅速;疾病)词类活用: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④空谷传响(空谷:名

2、词作状语,)⑤索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⑥林寒涧肃(寒、肃:形容词作动词,)⑦空谷传响(响:动词作名词,)六、重点句子翻译: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2、重岩證赠,隐天蔽FK译: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刀。译: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译: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界。译: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三峡》对比阅读一、[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口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冇时朝

3、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下•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Z时,则素湍绿潭,M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町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授为纤丽奇悄。……是L1,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

4、、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6.解释卜-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①沿溯阻绝。绝:②或王命急宣。或:③不以疾也。疾:④然十二峰者不町悉见。悉: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了。(4分)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8.[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9.[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冇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T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嘯多牛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具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乙]江水乂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嵌岭,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口人滩也。”(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1)沿溯阻绝:(2)或人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12•翻译下面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⑵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答:12.用原文句了填空。(4分)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

6、子是“”以船行Z快烘托水流Z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彖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了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了是“《答谢中书书》练习翻译:1、夕Fl欲颓,沉鳞竟跃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川Z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H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白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书”的意思是,“答谢屮书书”的意思是o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了。3.下边两个句了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木文分层,写出各层人意

7、。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记承天寺夜游》练习一词多义: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寻:寻张怀民:未果,寻病终:--:--:::••义义古义义义古古••古古古••••••••••但耳闲户念盖;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今义:名词,耳朵。_;今义:与事无关的人_;今义:住户、人家_;今义:纪念,思念,;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FI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犬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屮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8、荐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反问句。.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1)(2)(3)3.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了,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找出文屮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